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六壩鄉--永昌縣六壩鄉農業的發展

時間:2015-11-19 08:45: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六壩鄉地處"絲路古道"河西走廊東段,東與武威市青林鄉接壤,西距永昌縣城19公里,北以風門山與河西堡鎮為界,全鄉轄12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且,3252戶12978人,總耕地面積9.2萬畝,人均7.1畝。境內水電充足,交通便利,國道312線貫穿全境,蘭新鐵路橫貫五個行政村,地勢平坦,有極好的區位優勢。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六壩鄉轄12個行政村、86個經濟聯合社,總人口13077人,有漢族、藏族、蒙族、哈薩族、裕固族、土族、回族等7個民族,其中漢族占99.8%。境西南高,東北低,地形較為平坦,系祁連山支脈北麓山前緩坡平原。海拔1610-2000米,東北邊緣系戈壁荒漠,氣候干燥,屬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140毫米左右,無霜期140天,光照充足。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大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胡麻為主。境內有甘新公路貫穿其中,又有永南路、永清路從境通過,交通相對便利。

農業發展

 

六壩鄉

全鄉年產啤酒大麥1.2萬噸,小麥0.9萬噸,油烊0.04萬噸,小雜糧0.03萬噸,玉米0.6萬噸。興建于19 94年的羅馬市場每年向省內外供銷大麥、小麥、小雜糧達1500萬公斤以上,收購范圍輻射永昌、武威、山丹等地,已初步形成了永昌縣的商品糧油、啤酒大麥集散地,且聲譽日益增長,為地方經濟的發展,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改變傳統種植模式為基礎,以努力向多元化生產方向推進,不僅成為永昌縣小麥主產區,而且已成為啤酒大麥和秋雜作物的主產區,其中大麥年產量達到4900噸,玉米產量達到3545噸。此外,葵花種植也已形成規模,并成為農民在種植業上取得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在畜牧業生產方面,依托千家萬戶實行"2510"工程,并著力改變飼養方式,加大肉羊雜交改良。到2000年底,六壩鄉共存欄牛4859頭,羊20100只,豬5060頭,雞25000只,實現畜牧業產值達600萬元。在農副產品種植過程中,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加之六壩鄉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光照晝夜溫差大,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優良,具有一定的種植規模。 1、小麥:常年播種面積20180畝,平均畝產300公斤,總產6054噸,以武春121-741為主體品種,該品種為半角質,出粉率高,以2014、永良4號、甘春18號、19號為搭配品種,均屬硬質專用型小麥品種。

2、啤酒大麥:常年播種面積20377畝,平均畝產350公斤,總產7132噸,以匈84為主體品種,該品種此薄有光澤,飽滿粉質。每粒重42-45g左右,蛋白質含量高,搭配種植甘啤2號,該品種粒大而圓,每粒重50g左右,蛋白質含量高,以上兩種品種均是理想的啤酒加工原料。

3、玉米:常年播種面積5475畝,平均產450公斤,總產2463噸,以中單2號為主體品種,占玉米總播種面積的98%,該品種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粉率85.6%,每粒重330-390克,是發展畜牧養殖的優質飼料。

鄉鎮企業

確立以加工、農資制造、建筑、供銷、餐飲等為主攻方向,發展集體和私營企業34家。其中,年吞吐能力達5000噸以上的面粉廠4家,4000噸以上磷肥制造廠3家。此外依托羅馬市場,工商個體發展迅速。現已發展工商人體216戶,集供銷、商飲、維修、出租等為一體,已成為發展六壩鄉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全鄉鄉鎮企業轉移勞力1164人,實現企業總產值達8400萬元,創利稅250萬元。

基礎設施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