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西果園鎮--七里河區西果園鎮鄉鎮的發展

時間:2015-11-19 09:30:4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產業結構

西果園鎮黨委、鎮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發展生產力為重點,不斷力口強農業基礎地位,合理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著力強化四大支柱產業(百合、高效農業、鄉鎮企業、奶牛養殖),狠抓“五項”工程建設(生態林業,農田水利、交通道路、文教衛生、電力通訊),充分發揮近郊優勢,積極探索農、工、商多種經營路子,使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及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西果園鎮

在農業生產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走科技興農之路,不斷加大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以日光溫室和地膜覆蓋為重點,著眼長遠,發展高效農業,2004年,已建成周家山為主的日光溫室1—42座面積達199畝,其中:新增二代日光溫室35座。僅此一項就可創收達99.5萬元,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高效農業方向發展的步伐。

在百合產業的發展上,狠抓百合質量提高和常規管理,逐步形成了生產、加工、貯藏、銷售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強化管理,確保蘭州百合的聲譽和品牌優勢,鎮上成立了百合管理站和百合協會,切實加強對百合種植、加工、銷售環節的監督和管理,使百合產業化發展走向良性循環的軌道。 目前,百合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

鄉鎮企業

 

西果園鎮

在鄉鎮企業的發展上,始終堅持以晏西工業小區的開發建設為依托,立足“三大優勢”求發展。即:立足資源優勢,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2004年,全鎮百合等各類加工戶已發展到173戶;共建成百合冷庫43座,庫容量達到8000余噸。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全鎮各類商業網點已發展到 170多家,各類交通運輸車輛達到2400多臺(輛);立足地理優勢,不斷引進資金、項目,興辦鄉鎮企業,2004共新上項目11項,其中百萬元以上項目9個,總投資達3958萬元。在狠抓支柱產業的同時,以晏家坪村韓家河為主的奶牛養殖業也取得了較快發展。自1996年以來,先后投資185萬元,建成奶牛養殖基地兩處,2003年又動工建成了規劃總投資1280萬元,占地300畝的晏家坪奶牛養殖示范基地,該基地采取“統一規劃,人畜分離,集中飼養,分戶經營”的模式和“農戶+基地+公司”的運營機制。形成以種植、飼養、加工、銷售為價值鏈的產業群,把奶牛基地建成以現代畜牧業為主體的生態農業、效益農業和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現一期工程投資600萬元,已建成1.2萬平方米,43座標準化牛舍,現代化擠奶廳1座以及通電、上水、道路等其它基礎設施建設。首批18戶,337余頭奶牛已正式入住基地。二期工程即將開工,預計投資680萬元,建成標準化牛舍4000平方米,擠奶廳3座,奶牛運動場36800平方米,1350立方米青貯池7座,標準化配種防疫中心、辦公用房以及二期供水、道路硬化、環境綠化和其它配套輔助工程。整個工程建設計劃于2005年11月底全部竣工,基地全面投入運營。全鎮奶牛存欄數達到2048頭(奶產量達686萬公斤),奶牛養殖已成為全鎮農民增加收入的一個新亮點。

新農村建設

近年的工作中,西果園鎮以爭創“五好鄉鎮黨委”、“五好村黨組織”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雙培雙帶”工程,狠抓隊伍、班子、陣地建設。明確整體發展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規,以小康社會建設為主線,以小城鎮建設為契機,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突出一個重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好兩個硬仗(城中村改造、“1+1”貧困戶建房)、強化“四大支柱”產業(鄉鎮企業、奶牛養殖、百合、高效日光節能溫室)、鞏固一項工作(計劃生育),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努力為民興辦實事,全面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