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小康營鄉--榆中縣小康營鄉鄉村建設

時間:2015-11-20 10:15:2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榆中縣小康營鄉是傳統農業鄉,2007年,在榆中縣委、縣政府和蘭州市科技局、農牧局和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重點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在榆中縣農技部門的科學規劃下,按照市場機制通過多種土地流轉形式,開展規模化發展、企業化經營、特色產業化,走出了一條發展現代農業的成功之路。小康營鄉設施農業基地在縣鄉政府和技術部門的共同協作下,提出分散承包地的集中連片,改變千家萬戶分散的小農經營方式,引進山東省新型日光溫室建造技術,建成了初具規模的設施農業區,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油桃生產基地。并積極爭取與山東省壽光市大棚桃研究所、榮明葡萄研究所、東北農業大學和甘肅省科研院所、縣農技推廣部門加強科技協作關系,通過有目的的技術服務,重點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規模農業。小康營鄉設施農業基地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已成蘭州市設施農業示范、學習、觀摩的樣板基地。

領導關懷

2008年4月8日 ,蘭州市副市長魏志樂到小康營鄉調研。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陶明貴、副縣長李得亮以及市縣農牧局領導陪同下,視察小康營鄉雙壟溝全膜覆蓋播種情況。正值下種時間,魏志樂一行來到小康營鄉紅寺村,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親切交談,了解墑情,鼓勵農民積極種植。看到紅寺村雙壟溝種植的喜人之勢,魏志樂對小康營鄉旱作農業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小康營鄉雙壟溝種植面積實、技術到位、管理規范,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提供了有效途經。特別對小康營鄉2008年雙壟溝4000畝留床種植給予充分肯定,一是有利于保持墑情;二是減少資源浪費。同時,魏志樂針對全縣雙壟溝全膜覆蓋種植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種植面積要實;二是保證技術指導到位;三是提供優質種子;四是加強管理;五是做好后續產業,充分利用秸桿,做到種養結合,積極促進當地生產發展,改善群眾生活。

新農村建設

 

生態散養雞

2008年以來,小康營鄉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依據小康營鄉農業發展現狀,科學合理規劃,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思路,重點突出"五大板塊、五種模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是在王保營和洪亮營等村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園區建設,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100座,面積250畝,引進栽培山東壽光一邊倒桃苗,間作西甜瓜、番茄、黃瓜、西葫蘆等新特蔬菜品種,成功上市后收益喜人,其中有6座日光溫室收入過萬元;二是在彭家營和李家營等村發展無公害蔬菜,從品種引進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下功夫,全鄉共發展無公害蔬菜3萬畝;三是在浪街和徐家峽等村發展冷涼型蔬菜,在品種上求創

小康營鄉

新,在規模上求突破,加大宣傳觀摩和科技培訓力度,完成冷涼型蔬菜種植4000畝;四是在紅寺、小康營、范家山、南北關、深溝、翟家灣等村大力推廣雙壟溝旱作農業,全鄉完成雙壟溝種植4000畝,總面積達1萬畝;同時,在小康營、范家山建成兩個千畝示范點,在深溝、翟家灣兩村各建成500畝示范點,在其他村各建成百畝示范點,從而形成了"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點上示范、面上開花、全面結果"的發展態勢;五是在徐家峽、唐家峽、龕谷峽以生態散養雞和休閑農家樂為主發展觀光農業。徐家峽育林園地距縣城5公里,有林地140多畝,與興隆山林區相連,氣候溫和,環境怡人,吸引了眾多的游人來此避暑。以上五種發展模式已初具規模,據估算2008年人均將增加收入500元以上。

發展規劃

對全鄉各類鄉辦、村辦集體企業加大改制力度,并提出了限期改制方案,對鄉碳酸鈣廠、華康水泥廠、鄉石灰廠在縣有線臺、互聯網上公開招商,促使企業重建復活。華康水泥廠、鄉石灰廠已確定改制方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全鄉旅游資源優勢,在蘭醫旅游度假村的基礎上,興建集娛樂、休閑、療養于一體的服務設施,占地約20畝,投資40余萬元的徐家峽旅游度假村正在建設,已完成200立方的蓄水池,民居房12間;金鵬造紙廠新上160萬元的高檔衛生紙生產線已建成廠房,待設備安裝后于投產;蘭州東750KV輸變電工程已完成征地工作,已進入建設階段。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