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金塔縣--酒泉市金塔縣農業的發展

時間:2015-11-21 14:44:5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工業

金塔是個農業大縣,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興辦工業一直是該縣遵循的一個原則。近10年來,全縣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工作思路,大力興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至目前,已形成了以棉花加工為主導,糧食、蔬菜、籽瓜、甜菜加工為補充的農產品加工體系。各類投資主體興辦的加工企業多達140多家,年加工農副產品26萬多噸。其主要產品有:質量上乘的皮棉、面粉,回味悠長的籽瓜飲料、酒,色鮮味美的脫水菜、番茄醬等10多個品種。

投資6270萬元引進意大利先進設備和技術興辦的金塔縣番茄醬廠,年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年消化農產品9萬噸,產品主要銷往歐洲。金塔縣康維食品有限公司、金塔鄉脫水菜廠年加工洋蔥、青紅椒、胡蘿卜等蔬菜2萬多噸,生產脫水菜1000噸,產品銷往國內和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金塔酒廠、金池酒廠和中東酒廠等3家釀酒企業年加工白酒、飲料、醬醋等產品2000多噸,轉化小麥、玉米、果品等1300多噸。金塔棉花公司和棉花種子加工廠及其它棉花加工企業,年加工棉花能力達到80萬擔。年加工1000噸無菌瓜籽的中東鎮無菌瓜籽廠,每年可收購、加工、銷售黑瓜籽1500噸。金塔縣飛富糧油公司及全縣100多個小型面粉加工廠,年加工轉化糧食7000多萬公斤。

金塔縣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采礦和冶煉。到目前,全縣共建起銅、鐵、鋁、鋅等采礦、冶煉企業50多家。其中主要有:金塔縣礦冶有限責任公司及金塔縣海綿鐵廠。該企業年可開采鐵礦石15萬噸,生產鐵精粉7萬噸,可生產氧化球團8萬噸,直接還原鐵2.5萬噸,產品銷往河北、山東、酒鋼等地。金塔縣白山堂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年開采銅礦石4萬噸,年加工18%以上的銅精粉2000噸。金塔縣康利達公司年加工鉛、鋅、螢石精粉1500多噸,產品銷往白銀和外省。金大鋼鐵有限公司和鼎新生鐵冶煉廠,年加工生鐵1萬多噸,產品銷往上海、廣州等國內鋼鐵冶煉企業。甘肅省最大的金屬鎂生產企業---金塔縣鎂業責任有限公司采用際先進煉鎂工藝技術,年生產“金冶”牌鎂錠2000噸以上,產品符合進出口標準,主要銷往西歐一些國家。

另外,全縣還有40多個從事金、螢石、花崗石、白云石、煤炭等30多個品種的礦石開采小型企業,年開采礦石多達10萬多噸。礦石除本地消化外,部分銷往外地。

隨著國家“增加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金塔縣建筑建材業異軍突起,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全縣組建起了具有高層建筑水準資格的建筑企業8家,先后輾轉縣內外修建樓房及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公用設施70多座,其中30%的工程獲得優良工程。全縣建材企業中生產規模較大的金塔縣漠風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年生產“425”、“525”兩個系列六個品種的水泥2萬多噸。金塔縣砂業建材有限公司年生產灰砂磚能力達1500多萬塊,生產加氣塊1萬立方米。金塔縣陶瓷廠年加工各種陶瓷墻、地磚、壁畫磚等裝飾彩釉磚30萬平方米。這些產品可滿足縣內市場并供應外地。

農業情況

金塔縣努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農業創新上狠下功夫,以“再造”目標為主要內容,堅持優勢開發,依托優勢產業,培肓產業群體,延長產業鏈條,使其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農業已開始進入一個以質量效益為特征的新階段,在市場農業向傳統農業嚴峻挑戰面前,著眼于發展地方特色經濟,以特色產品開發為突破口,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用超常的手段,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大力培肓地方優勢產業,名牌產品,發展一縣一特、一鄉一特、一村一特的特色農業。依托原有資源優勢,培育新突現的優勢,以產品更新和產業升級為重點,在加強糧食、棉花、林果、畜牧、籽瓜等老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激發西部大開發和實施“再造”戰略的爆發力,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升級。

在具體實施中,采取政策扶持、資金傾斜、領導包掛、部門幫扶、招商引資等措施,使日光溫室、對外制種、肉牛肉羊、種草、中藥材開發、特種水產養殖等六大新興產業有了突破性進展。在高效日光溫室產業上,縣上把日光溫室建設作為推動全縣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性措施,實行物資幫扶、政策激勵、科技助推、信息引導服務等一系列措施,采用戰役性攻堅的辦法,開發建設二代日光溫室1600畝,建成三合、東壩、鼎新、雙城、金塔等五個鄉鎮為重點的10個規模連片小區,指導農民成功種植生產出茄子、辣子、黃瓜、葫蘆等高檔精細蔬菜和反季節西瓜及優質水果。二代溫室畝均收入達8000元。制種產業,縣上規劃近期實施5萬畝。今年落實對外制種20347畝,可產各類作物外銷良種477萬公斤,總產值達3367萬元,全縣農民人均從對外制種產業中獲收入200多元。規劃全部落實后,對外制種產業將成為我縣經濟增長的亮點,人均可增收500元。肉牛、肉羊產業上,在主攻品種改良和名優新品引種的同時,著力發展規模大場大戶,肉牛、肉羊養殖基地基本成形。到目前,肉牛、肉羊養殖量達30.78萬頭(只),引進發展鹿、肉狗、肉鴿、肉兔、三黃雞、七彩山雞、珍珠雞等特種畜禽3萬多只,形成了強勁的發展勢頭。草產業上從草種引進著手,先后從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引進牧草良種12個,購進草種22噸,種苗5萬株,新播牧草面積2.28萬畝,建成百畝以上連片種草小區34個,面積達7275畝,涌現出牧草種植示范村8個。中藥材產業開發,堅持人工規模種植和封肓保護相結合,鼓勵多方投資,積極引進新品種進行規模開發。僅2000年,全縣共封種中藥材15090畝,其中人工種植12090畝;引進中藥材新品種30個,種植面積達2800畝,發展連片千畝示范點3個,百畝點12個。全縣中藥材累計開發達6萬畝,向規模目標10萬畝的目標逼進。特種水產養殖業,加快了適合該縣水域養殖的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推廣。今年新增養殖水面400畝,全縣水養面積達7776畝;新建的6座溫室魚池正在抓緊建設。已引進河蟹、建鯉、彭澤鯽24.7萬尾(只),引進板鴨、白玉蝸牛、肉鴛鴦5300只,藕魚混養也已起步。與此同時,挖掘植棉大縣的潛力,長絨棉發展到20萬畝,年產量達40萬擔,成為農民增收最多的產業。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