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武都區--隴南市武都區經濟發展建設

時間:2015-11-25 14:49:0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2004年6月,武都轄36個鄉鎮(其中12個鎮),15個社區,689個村。

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8421萬元,比上年增長16.3%。財政收入達到5480萬元,比上年增長25.83%;糧食總產量達到10765.2萬公斤,比上年增長8.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2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379萬元,增長16.3%;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為102%;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為101%;計劃生育率達到81.2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5‰。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面對接連發生的自然災害,各級組織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采取行政推動、科技帶動、效益拉動、全民齊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推進了農業和農村工作。農業增加值完成29313萬元,農民人均占有糧達到224.3公斤。農田水利建設以坡改梯、水澆地建設、集雨節灌和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為重點,全年完成坡改梯3.25萬畝,占任務的108.3%;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160畝,占任務的103%;發展集雨節灌面積7305畝,占任務的100.1%。生態林和經濟林建設堅持科學規劃、規模發展,完成退耕還林6萬畝,荒山造林4萬畝,新發展經濟林15.08萬畝。以百個示范村為重點的“退一興三”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整地10.53萬畝,種草1.41萬畝,投放種羊2531只。花椒、油橄欖、茶葉、核桃、蔬菜及山野茶、畜牧業、中藥材產業開發勢頭良好,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效益有了較大提高。12個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村社干部報酬得到落實,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及其它收費進一步規范,為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城市經濟運行良好。按照年初確定的大辦工業、加快工業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挖潛改造、開拓市場,城市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行的勢頭。全縣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9370萬元,同比增長7.7%,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完成8674萬元,同比增長16.1%,限額以下工業企業完成10696萬元,同比增長3%。完成增加值5462萬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906萬元,同比增長8.7%,限額以下工業完成增加值2556萬元,同比增長2.9%。完成銷售收入16133萬元,同比增長5%。主要產品產量:原煤完成3.9萬噸,同比增長30%;水泥完成7.01萬噸,同比持平;發電量完成13200萬度,占年任務的101.5%,同比增長20%。水電能源、農副產品加工等一批工業財政建設項目正在積極實施。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對6戶企業進行改制,商業、糧食、石油等流通企業效益回升。

非公經濟持續增長。以城區商貿中心、沿川經濟帶為重點,通過放寬政策、優化環境、加強指導、規范管理、協調服務,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完成總產值46177萬元,同比增長19%;實現增加值10250萬元,同比增長20.4%;實現利潤3239萬元,同比增長24.6%;上繳稅金985萬元。新發展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企業826戶,新增從業人員2478人,新建擴建續建項目40個,完成投資2654萬元,同比增長7%。積極組團出外招商,參加“蘭洽會”、“西交會”和“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累計簽約資金43326.9萬元,其中履約資金26206.9萬元,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財政金融穩中有增。面對運轉艱難的財政形勢,狠抓增收節支和“三保一掛”責任制的落實,全面實現了財政增收目標,確保了全縣干部職工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兌現了政策性增資。完成財政收入6248萬元,其中,大口徑考核收入完成5480萬元,占本年5286萬元的103.7%,增收1125萬元,增長25.83%;財政支出18276萬元,占年度17973萬元的101.7%,增支303萬元。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8871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21萬元,增長19.75%;各項貸款余額11395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745萬元,增長20.96%。住宅、教育、文化和旅游消費趨旺。

扶貧開發全面推進。圍繞穩定解決溫飽、分步向小康邁進的目標,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集中攻堅,實施項目覆蓋、幫扶到村、扶持到戶、整村推進,全年投入扶貧資金3582.1萬元,在39個鄉鎮的240個貧困村開展了小額信貸扶貧,在24個項目鄉鎮的384個村實施了世行項目,移民1267人,占任務的126.7%,輸轉勞務6.2萬人次。又有1.2萬貧困人口基本解決了溫飽,2萬低收入人口穩定解決了溫飽。

區域經濟

“十五”期間,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2%,達到109392萬元,占“十五”計劃的123.1%,比“九五”末增長85.7%,其中:第一產業年均增長8%,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5.1%,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7.5%;大口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3%,達到6637萬元,占“十五”計劃的119.4%,比“九五”末增長7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00元,比“九五”末增加2546元,年均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09元,占“十五”計劃的87.3%,比“九五”末增加324元,年均增長5.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69400萬元,比“九五”末增加139400萬元,年均增長1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800萬元,占“十五”計劃的104%,比“九五”末增加7519萬元,年均增長9.4%。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為103%;計劃生育率達到88.7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8‰。主要經濟指標都完成或超額完成了任務。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