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當號子:"兩當號子"是兩當民歌中的一個獨特種類,自古擁有"隴南樂府"的稱號。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區的站兒巷鎮、云屏鄉、泰山鄉、廣金等鄉鎮,是人們傳遞情感抒發胸臆的一種方式。"兩當號子"曲調優美高亢,音域寬廣,節奏明快,粗獷而極富變化,有原始遺風。從古到今一直是當地群眾喜聞樂見、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兩當號子的曲調主要有羽、徵、商三種調式,不同的曲調表達不同的情感。曲體結構流行的有一段體、兩段體和三段體,其旋律幅度跳躍較大,演唱時的表現力豐富而又強烈。有《大嗩吶號子》、《畫眉鳥兒跳架上》、《大雞公號子》、《生雞公號子》、《箱夫子歌》等曲目。
其他民俗:社火、道情、狩五耗等。
兩當名優特產有:狼牙蜜、架豆王(蕓豆)、烤煙、山野菜、黃羊、獺兔、中藥材、核桃、黑木耳、銀杏、蕨菜、香菇、獼猴桃、板栗、七里香等。
兩當兵變紀念館兩當兵變紀念館位于兩當縣廣香東路西側,是1932年兩當兵變部隊的集結地。"兩當兵變"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唯一在西北地區發生的一次武裝兵變,也是在甘肅發動最早的一次武裝起義。這次兵變發生于1932年4月,由習仲勛等人在甘肅省兩當縣發動。兵變失敗后,起義部隊200余人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五支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