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7364萬元,較2010年增長30.92%,其中,城鄉居民存款余額81714萬元,較2010年增長29.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8967萬元,較2010年增長31.82%。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共有醫務人員307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5名,擁有病床數622張。
截至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共有學校181所。其中:高中1所,初級中學9所,小學171所。中小學學生45835人,中學學生15154人,小學學生30681人。全縣教職工3283人,其中:專任教師232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5%,各類院校錄取學生901人,比2010年凈增219人。
2011年,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215669萬人,參合資金4960萬元,參合率達到98.34%。醫療參保人數14334人,參保金額951萬元。確定城市低保對象1668戶,5000人、農村低保對象15708戶,60085人。
東鄉族婚俗
東鄉族婚禮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由"找赤"(媒人)中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找赤"到女家說親,女方應允后,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訂茶"一般是幾斤細茶和幾件衣服。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麥赫勒庫和"(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面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姜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后,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谷豐登。
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多是少年)和之,并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贊美之詞。婚禮高潮期間,人們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反穿羊皮襖,腰系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
保安族婚俗
保安族婚禮十分有趣,婚禮選取在主麻日(即星期五)舉行。婚禮當日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的迎親隊去迎娶新娘,其中要有兩位年輕貌美的婦女參加,在女家進行祝福儀式時,阿訇要從窗口向院里撒出一盤紅棗和核桃,由院內年輕人爭搶,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夫妻和睦之意。然后由新娘村里的年輕人向新郎討要"奴工木哈"(即指羊羔肉),旨在向新郎說明:你娶走我們村的姑娘,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當女方送親隊送新娘離家時,讓新娘從自己的房門到大門外倒退走出,退一步,撒一把油麥、豆、玉米、茯茶等合成的五色糧,以示將幸福留給父母。在新婚之夜,全村人聚集在院內唱"宴席曲",有問有答,十分熱鬧。唱著唱著,歡樂的人們便跳起了感情奔放的舞蹈,并邊舞邊向大門退去,表示婚禮已接近尾聲。新娘進門后,3日不吃婆家的飯,由娘家送來,以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