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蘭州市紅古區向土地要效益 吸引企業下鄉創業

時間:2015-12-04 14:35: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生意人段淼從城市里賺取到第一桶金后,轉過身回歸土地搞養殖,他在紅古區花莊鎮租賃一家農場的420畝土地,養殖生豬、肉羊、土雞,以心甘情愿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他覺得,這樣的一種存在不無愜意。

  甘肅泰農達農業有限公司在紅古區花莊鎮洞子村開辦養殖場,總經理段淼一期建設了生豬養殖場,占地15畝,生豬存欄700余頭,繁育母豬180頭,品種是荷蘭的大約克,預計到今年年底,該養殖場的生豬存欄可達到1000頭。

  生豬養殖場,豬舍嚴格按照標準化建設,養殖場規章制度一應俱全,豬場管理采用視頻監控方式,避免人畜交叉感染。由于是剛剛開始養殖,這里出欄的豬肉,一出場就被親朋好友老熟人搶購了,“連個上市的機會都沒給。”老段說。熟人搶豬肉,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綠色食品放心肉。“不干不知道、一干嚇一跳。綠色食品的市場空間才大得很呢,我就認準了這個門道專心做。”老段說。

  生豬場的不遠處,段淼建設了肉羊養殖場,占地10畝,羊舍建設的很規整,“羊倌”鄧富才和老婆精心操心養殖場,從青草飼料和青貯飼料、黃貯飼料,這老兩口都手摸著過一遍,把羊當做自己的兒女一樣拉扯。羊聽見老鄧的腳步聲,一溜兒全跑出來,眼巴巴地等著老鄧喂食吃。記者試探著走近,羊全跑進圈舍里面了。“這家伙們真的認人。養的時間長了難免有感情,見不得眼前宰。”老鄧搓著手說。

  從養羊場出來,走進養雞場,紅冠子大公雞以飛起來啄記者頭的方式親切歡迎。養雞工人李蓮芳趕緊給土雞們上料、加餐,這才幫記者解了圍。段淼介紹說,當年,養雞場4500只土雞在這里成長,長肥的土雞都上了親朋好友老熟人的餐桌,目前剩余700只雞,滾動再壯大。土雞中間,踱來踱去的珍珠雞以高傲的姿態睥睨老土雞。老段說,珍珠雞,光賣蛋,就收入不菲,它的一顆蛋,網上叫賣3元錢。

  老段說,他的計劃是與電商合作,從網上網下齊下手,把自己的品牌賣出去。蘭州本地一家電商幾次三番來到養殖場,要簽這份單,單子簽下去,市區的大型社區覆蓋體驗店,配送放心肉品蛋品上門,惠及三方。養牛場同步建起來,但是這是二期的工程,前期,泰農達公司投資了1000萬,并不急于“攤煎餅”。全部計劃要投資2000萬,完善養雞場,新建養牛場。養牛場遲遲未建的原因在于這個農場要“立體”地建起來。

  老段說,“立體”建起來就是種養殖結合,最后歸結到生態農業上。養殖場,豬、牛、羊、雞等占地近百畝,總共420畝土地,其余的300余畝土地要發展成為豬牛羊雞的“伙食地”,種植青草飼料,種植陸地蔬菜,還要種植時令果蔬,發展觀光農業,等機會成熟時,開辦有機采摘節,吸引城里游客下鄉游樂,將又是一筆意外的收入。花莊鎮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甘莉麗介紹說,這一項目是紅古區2015年蘭洽會簽約引進的落地項目,紅古鎮為這一項目協調用水、用工,還幫助企業解決土地糾紛矛盾,“今年一年,我們泥腿子干部把泰農達公司的門檻都踩爛了。”甘莉麗樂呵呵地打趣說。

  項目落地后,紅古區委書記韓顯明實地走訪泰農達公司,提出了建設意見,囑咐企業按照循環農業的方式發展。而回溯過去,泰農達公司落地,則完全得益于花莊鎮近年來確立的發展現代農業的整體計劃。為突出特色優勢,該鎮制定了一個“四千兩萬”工程。該鎮黨委書記鮑琰介紹說,“四千”,是指花莊鎮開發利用山臺地,全力打造千畝脫毒馬鈴薯育種基地、千畝玫瑰園、千畝竹柳生產基地、千畝核桃產業園生產基地。“兩萬”,是指著力打造萬頭生豬、萬只肉羊養殖基地,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鮑琰介紹說,“兩萬”建設方面,花莊鎮圍繞泰農達、亨華、蘭州風吹草低養殖場、紅古傳福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蘭州北山泰興林牧場、蘭州三泰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蘭州恒峰養殖場以及轄區內養殖大戶,打造了萬頭生豬和萬只肉羊規模養殖基地,實現了豬存欄量8612頭,羊存欄量19600只。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