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應對氣候變化 要用好“中國經驗”

時間:2015-12-04 14:37:1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在各國領導人出席會議開幕式,表明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政治意愿后,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進入談判模式。目前,近200個國家的談判代表正就巴黎氣候協議的最終草案展開磋商,以期11日順利達成協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給許多國家領導人和談判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主席指出,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但也承擔了資源環境方面的代價,鑒往知來,中國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中國的鮮明態度顯示,全球氣候治理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有誠意、有決心為建設“綠色世界”做出貢獻。如法國國際問題專家戴維·戈塞所言,中國可以調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把南方的當務之急和北方的關切聯系在一起,對巴黎談判所有參與方來說,中國的作用是獨一無二的。

氣候變化對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構成了嚴峻挑戰,也對每個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具體的挑戰。每個國家面臨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問題,既受制于這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與其采取的應對策略和治理措施密切相關。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及發達國家,國情的特殊性、復雜性又非一般發展中國家所可比擬,應對氣候變化的難度也大于一般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比一般發展中國家更需要也更有條件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比如,針對近年來中國部分城市的霧霾問題,很多人不約而同想到,上世紀中期,英國首都倫敦也遭遇嚴重的霧霾污染,1952年12月的一場空前大霧霾,更是造成約12000人死亡,“倫敦走出霧霾用了幾十年,中國能否更快些”,成為許多人的揪心之問。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環境治理,需要積極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這個大前提、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只能跟在發達國家身后亦步亦趨,只能機械重復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事實上,中國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轉型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國向世界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以中國的智慧、貢獻和經驗“反哺”世界的過程。而且,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參與全球治理的程度不斷加深,中國的智慧、貢獻和經驗“反哺”世界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

以治理霧霾污染為例。中國西部城市蘭州長期飽受污染之苦,近年來采取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去年正式退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之列。應該說,無論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還是產業結構,蘭州相較其他重點城市都不具有優勢,但蘭州依靠嚴格執法、嚴格落實政策以及全面充分的公眾參與,取得突出的環境治理效果,其經驗不但令國內許多城市刮目相看,在去年召開的“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上,還作為治理霧霾的“中國經驗”向世界其他國家交流推廣。

應對氣候變化的另一個中國案例,是剛剛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展示的“庫布其生態財富創造模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經考核評定,中國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在改善沙漠生態、發展沙漠產業、消除沙區貧困過程中,創新了“治沙、生態、經濟、民生”平衡驅動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創造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商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的合作機制,形成了“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土地整治、沙漠生態產業開發”即“綠土地、綠能源、綠金融+互聯網”的沙漠生態循環產業體系。此次巴黎大會安排“庫布其模式”在會上展示,就是要分享中國環境治理中的成功經驗,展示中國主動承擔生態責任、政府與企業齊心探索的態度與行動,用成熟、可靠的“中國經驗”,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啟示與參考。

中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主體,全面、充分地用好“中國經驗”,將為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動力。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