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跨越“抹黑”大形象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坐標”,在公共場所中,一個微笑或者一個善意的眼神,都會令人溫暖、感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和諧的畫面卻損害著蘭州的文明形象和文明環境,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中國式過馬路、開車搶道、隨意亂掉頭等等。在本期的“創文大討論”中,針對你身邊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如何改善來展開討論,本報刊登了本期的討論話題后,部分市民通過郵件、微信、微博等形式,參與到了討論之中,訴說了他們關于這個問題的現象和觀點。
不文明行為隨處可見
創建文明城市,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市民文明素質。細微之處見文明,但有時不文明的行為也會如影隨形地出現。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所,如公園、街頭、車站等地方,市民的不文明行為特別集中,不少市民戲稱這些地段為“不文明高發地”。網友“塵封的日子”說,“我覺得電梯里是不文明高發地。別看電梯內的空間小,有時雖然顯示‘超載’了,還有人想擠進來。此外很多電梯內的按鍵破損嚴重,個別市民一進入電梯就是不停按著按鈕。”網友“躺在屋頂上喝酒”表示“一些公園里公共設施被破壞得特別多,直接影響城市形象!笔忻裰芟壬J為:“很多人在車站里不愿意排隊。座位上總是或多或少留有垃圾,雖然候車大廳內垃圾桶隨處可見,但是有的旅客就是視而不見,還有個別旅客在無煙大廳內抽煙,我上次看到一個旅客脫了鞋在椅子上聊天吃東西,而座位底下扔著吃東西產生的垃圾!笔忻駨埾壬f:“市區一些燒烤攤經常出現垃圾亂扔、大聲喧嘩等不文明現象”。
市民出招嚴懲不文明行為
采訪中許多市民認為,針對一些不文明行為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罰,網友“飄過的”云說,“行人闖紅燈是一件非常缺乏素質的行為。其實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僅是與人方便,更是對自身安全的負責。他認為除了在自身方面提高素質外,還要通過相關部門和媒體一起努力,將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公布于眾,讓市民從思想上改變陋習,如果大家都覺得闖紅燈是件丟臉的事,自然而然這種現象就少了”。市民牛先生說,“他在市區街道的綠化帶中經?吹接惺称反、水瓶和果皮,這樣非常影響城市環境。他覺得對這種亂扔垃圾的人就應該進行處罰,或安排專門的監督人員,在街上看到亂丟亂扔者給予批評教育,并讓其將垃圾放進垃圾桶”。網友“懶喵”說,“隨手扔垃圾這些不文明行為廣泛存在,其實很大原因是有些人覺得大家都在亂扔垃圾,扔了也沒多大影響。所以應該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懲罰力度,讓他們吸取教訓。還可以借鑒交通違規者上路協助執勤的相關部門讓市民和環衛工人一起打掃衛生,體驗一下環衛工人的辛苦”。網友“蝸牛也是!闭J為,“簡單的口頭教育和處罰改變不了不文明行為的現狀,可以給每位市民建立一個不文明行為檔案,如果有人做出不文明的行為,發現后就將其記錄在案。這個檔案可以讓招聘單位在錄用人員時進行參考,這樣就可以讓大家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采取舉報監督和處罰體制有效遏制不文明行為
我市社科院的專家介紹說,杜絕不文明行為首先要加強輿論監督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對隨地吐痰、破壞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給予曝光,針對占道經營、闖紅燈、污水橫流等嚴重行為,運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對當事人進行曝光,讓其知錯而知恥。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鼓勵市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譴責、制止和舉報,讓不文明行為成為“過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之勢,讓不文明行為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銷聲匿跡。其次要加強社會監督,職能部門要開通監督熱線,隨時接受群眾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聘請義務監督員、文明勸導員,對不文明行為實施監督、制止和規勸。在社區實行道德評議制度,定期召開道德評議會,對轄區干部群眾的行為進行“評、幫、督”,引導人們在參與中接受教育,不斷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不文明行為。同時要加大懲處力度,相關部門要提高執法水平,加大執法力度,對臟亂差、占道經營、超范圍經營、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違規行為,做到量之以法,適之以嚴,“重拳”出擊,懲戒并用,給違法違規者以震憾。對不夠處罰的不文明行為,采取通報當事人單位,或在社區公示欄內進行公示的辦法,對其進行告戒。
◆特別提示
針對如何改善你身邊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議呢?或者你有哪些方面治理不文明現象的建議和方法呢?本報的“創文大討論”正在進行之中,本報也邀請廣大市民網友針對這一話題,繼續發出討論。如果您有觀點、有想法,可以直接撰寫成文發送到我們的郵箱lzrbtg@126.com,也可以直接發送到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當然也可以發表你的言論到新浪騰訊微博并且@蘭州日報,我們將選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觀點發表到我們的報紙上,推進文明城市的建設。推進“五城聯創”的步伐。本期的話題截至到12月13日,12月14日起,將開始對第十二期話題“社區“公益性崗位”把文明送到市民中間如何更加有效化發展這種行為”你怎么看?討論如何將文明送到市民中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