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省關心下一代工作五年巡禮

時間:2015-12-16 09:47:5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11月16日下午4時剛過,趙建平出門了。

  他帶上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和資料圖片,匆匆趕往社區的“四點半工程”。當天,他要為“四點半工程”的孩子們講一堂關于“冬天里的綠巨人——松樹”的課程。

  66歲的趙建平,是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的一名退休老教師,他婉拒了民辦學校的高薪聘請,選擇在社區義務為孩子們輔導功課。

  目前,全省共有近4萬個關工委組織、17萬名“五老”(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志愿者活躍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他們舍棄了安逸的晚年生活,為孩子們的明天繼續發揮余熱。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五年來,在中國關工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關工委積極發揮參謀助手和橋梁紐帶作用,使我省關心下一代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來我省考察時對我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稱贊省關工委工作為推進甘肅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層基礎更加穩固

  在武威市涼州區西大街倉巷社區,有一批以樓院長、黨小組為依托的樓棟“關工小組”,180多位“五老”志愿者在小組中通過開展“百姓講堂”、網吧監督等活動,守護著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

  這樣的“關工小組”在全省還有很多。五年來,省關工委始終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開展了“基層創五好、五老學先進”活動,不斷創新工作內容、形式和載體,基層建設得到了穩步發展和整體推進。創造出一大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活動品牌。

  在社區,開展以建立家長學校、假日學校,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外教育系列活動為內容的“兩校一活動”,推廣了“敦煌做法”;在學校,開展以學習新中國成立前100名英雄事跡、新中國成立后100名感動中國人物,爭創“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班級”、爭當“小公民道德之星”為內容的“雙學雙爭”活動,形成了“白銀亮點”;在農村,開展以講政治、學科技、創事業、奔小康為內容的“講學創奔”活動,總結了“清水經驗”;在企業,開展以培養青年技術骨干為內容的“育青工程”,探索了“慶陽模式”。

  典型示范推動關工委工作蓬勃發展。2014年,我省的“組織部長兼主任”“雙學雙爭”2個經驗做法,被中國關工委命名為全國關工委工作品牌;金塔縣退休干部張永忠創辦的“老少同樂之家”等20個經驗做法,選樹為省級品牌。

  關愛教育更加有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舞臺上,清脆稚嫩的一字一句,演繹著國學經典。今年6月13日,由省關工委、省教育廳主辦的全省中小學生第二屆國學道德經典誦讀大賽在蘭州進行決賽,在孩子們的合誦聲中,圣賢教誨滋潤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為了加強對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五年來,省關工委始終堅持以深化學校教育、優化家庭教育、強化社會教育為立足點,盡心竭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

  各地關工委發揮“五老”獨特優勢,一年確定一個主題,開展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老少共筑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增強了廣大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圍繞道德實踐,各地關工委開展了“黨是陽光我是花”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青春志·中國夢”微電影原創大賽系列活動、以國學經典大賽為內容的傳承中華文化系列活動等,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樹立起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

  為了弘揚革命傳統,各地關工委還有效利用各種教育場館和社會資源,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華池縣上里塬中心小學、漳縣武陽西街小學被中國關工委命名為“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建立“甘肅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10個,各地聯合掛牌320多處;在金川公司總校第六小學掛牌成立了全省第一所“雷鋒學校”。

  發揮作用更加明顯

  10月21日上午,隴南市武都區角弓中心小學食堂工作人員和往常一樣為師生們準備午餐。他們熟練地處理烹制食材后,再從紫外線消毒碗柜中取出餐盤裝好,待學生中午放學后取用。一份份營養午餐,凝聚著各級關工委的關愛。

  五年來,省關工委始終堅持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來謀劃、圍繞青少年需求來落實、圍繞方式方法和理論創新來引領,主動發揮作用。

  各級關工委把關心幫扶助困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凝聚社會多方力量,為青少年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持續開展的以“雙千工程”“災區孤殘少年兒童特別關愛行動”為載體的關愛幫扶系列活動,籌措社會資金1.37億元,關愛留守兒童59.79萬人,扶助貧困學生40.07萬人。在中國關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807萬元,其中協調省教育廳配套資金635萬元,為48個貧困縣的481所中小學配備“春苗營養廚房”設施、建設123所“朝陽計劃”衛生室等5個項目,受益師生40余萬人。

  為適應社會環境的新變化和青少年的新需求,省關工委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和工作載體,建立了一刊、兩報、一網站的“121”宣傳網絡平臺,在2015年召開的全國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視頻會上專門作了經驗介紹;形成的《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少年》等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文章,被中國關工委評為優秀論文。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省關工委號召全省各級關工委干部和廣大“五老”開展以進機關、進村鎮等為主要內容的“五老”“四進雙講”系列活動,自覺投入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為聯系點的群眾做好事解難事,為貧困村的青少年送溫暖謀福祉。五年來,爭取投入關愛幫扶和項目建設資金累計達到4494.4萬元,受益師生140多萬人次。

  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省關工委負責同志表示,要堅持圍繞立德樹人、聚集關愛服務、適應形勢發展、強化自身建設,為全面開創關心下一代事業的新局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