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古區青土坡村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
紅古區青土坡村的農民公園
深秋時節,走進紅古區花莊鎮青土坡村,寬闊的主干道兩側樹木泛綠,小巷干凈整潔。路旁是今年村里新建的小游園,游園里的休閑走廊、觀景涼亭一應俱全,幾個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幾位老人坐在邊上聊天,孩子們正在玩耍,整個村莊顯出一片安靜、祥和之氣。
全市唯一有下水道的村莊
行走在青土坡村,記者的感覺就不一樣,這個村與其他村不同,路邊看不到污水。據村黨支部書記祁復忠介紹,為解決村容村貌“臟亂差”,幾年來先后投資180多萬元修建了輻射全村的污水管網7000米和4個容量50立方米的化糞池,對全村生活污水統一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青土坡村是蘭州市唯一鋪設有下水管網的村莊。
青土坡村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150元,村集體收入30萬元,2014年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青土坡村能有這么大變化,離不開產業發展。說起村上的情況,祁復忠如數家珍。青土坡村在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上,采取“黨組織+項目”、“黨組織+基地”、“黨組織+合作社”、“黨組織+產業”的四種發展模式,現在高效設施農業、運輸業已經成為村上的支柱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以后,村里便著手改善村容村貌,同時全村農業增加值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增長。青土坡全村現已建起高架大棚1400多畝,溫室960畝,僅塑料大棚年產綠色無公害蔬菜、瓜果就達200多萬斤,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42萬元,千畝設施農業基地也躋身全市五大農業基地之一。
如今,青土坡村已成為紅古區西甜瓜、草莓等特色農產品生產的重要基地,引進的名優蔬菜新品種二十多個,推廣了佛手瓜、櫻桃、脫毒馬鈴薯等新品種10個,同時還推廣了蔬菜無土栽培新技術,并建成了無土栽培示范基地二十多畝。
農民增收是美麗鄉村的核心
12月初,我們來到永登縣武勝驛鎮武勝驛村,這里街道干凈整齊,兩側商鋪林立,餐廳門前停著大小車輛,食客們正在品味手抓羊肉。
武勝驛村是當年蘭州有名的美食聚集地。后來由于眾多原因,武勝驛一度沉寂下來,在雙聯及精準扶貧過程中,經過扶貧干部和鎮政府的共同努力,武勝驛重現昔日繁華,獨特的民族風情,火爆的生意,讓武勝驛手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張亮麗品牌。
村主任李秉源介紹說,在聯扶單位和鎮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216元,實現了整村脫貧。2015年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建設點之一。
“把產業發展、農民增收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崩畋瓷钣懈杏|地說,根據“村村有主導產業、家家有致富門路”的發展思路,今年全村種植高原夏菜1500畝,建成養殖場4家,牛羊肉屠宰批發8家,商鋪170家,餐館40多家,初步形成了“高原夏菜、育肥豬養殖、牛羊肉批發、餐飲服務”四大產業;同時,開展“支部+協會”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截至目前發展會員47戶,發放互助資金50萬元。
超前謀劃讓鄉村都美麗起來
對于美麗鄉村的建設,蘭州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4年至2015年,蘭州市組織實施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計劃,前前后后共創建了21個省級美麗鄉村,40個市級美麗鄉村,20個縣(區)級美麗鄉村,145個環境整潔村,集中打造了14個連片整治區,全市農村環境面貌,特別是300個貧困村的村容村貌有了顯著改善,部分貧困片區內的落后村也相繼打造成了有看點、有特色、有內涵的美麗鄉村。
市農工辦新農村處負責人介紹說,對于建設美麗鄉村,蘭州市謀劃比較超前,早在2013年就開始著手進行了,啟動實施“十鄉百村”農村環境整治工程,重點在當年脫貧村集中連片地區、交通沿線、風景區周邊、城市出口的12個鄉鎮;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在105個村集中整治,提升改造村莊風貌,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從2014年開始,又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行動計劃,梯次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并要求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15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除整村搬遷和規劃征占的以外,其余500余個行政村要建成環境整潔村,以此全面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采訪札記
產業發展是美麗鄉村的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泵利愢l村需要“美麗的經濟”來支撐,建設美麗鄉村必須要有適合的產業來帶動,在蘭州市有幾個產業帶動了美麗起來的鄉村,這里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村莊也越來越漂亮。像青土坡、武勝驛一樣,蘭州新區秦川鎮榆川村、永登縣武勝驛鎮火家臺村、榆中縣三角城鄉高墩營村都是產業帶動型的美麗鄉村。由此不難看出,發展產業是基礎,打造美麗鄉村是目標,有了好的產業做基礎,就有了發展后勁,當農民不再為衣食住行犯愁時,美麗鄉村的藍圖不再是理想和夢幻,而就是眼前的現實。其實,往往理想和現實只有一步之遙,關鍵是怎樣去升華,怎樣去跨越這一步。
蘭州晚報記者 肖朝利 彭維國 瞿學忠 文/圖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