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部商報報道(記者 馬莉 張文博)隨著我省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經濟社會加速轉型、利益結構加快調整的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增速加快,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突出問題。為此,省政協委員唐援朝建議,我省應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使有條件的農民工轉入城市戶口,并將農民工納入城市保障體系覆蓋的范圍,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應急救助機制。
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存在諸多困難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在城市打工或經商的“80”“90”后,他們雖然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但仍是農村戶口。唐援朝委員分析,我省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其一,由于戶籍制度的存在,使生活在城市里的農民工無法獲得城市居民應該享受的社會權益,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受教育的權益等。其二,工資收入水平偏低,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其三,承受力脆弱。新生代農民工一般年齡比較小,由于城鄉的巨大差別,處在在城市從事工作受到歧視、在農村沒有土地或不會種地的雙重邊緣化境地。其四,社會保障不完善。由于農民工對社會保險的不了解,以及現行社保制度門檻高、轉移接續難等原因,很少有農民工參保。同時現行城鎮社會救助體系也只覆蓋城鎮戶籍人口,農民工由于沒有在輸入地落戶,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方面的救助。
有條件新生代農民工可轉入城市戶口
“解決好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要求政府著眼于制度性障礙,制定并落實一系列利于改善或改變他們境遇的政策。”唐援朝委員建議,我省應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使有條件的農民工能夠轉入當地城市戶口,并構建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健全勞資糾紛協調機制,實現城鄉勞動者同工同酬。同時消除對農民工的就業限制,健全農民工權益保障體系,暢通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渠道,有序擴大其社會參與面。另一方面,政府要組建農民工學校、農民工培訓班、農民工文化俱樂部等職業培訓機構,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知識技能培訓。此外,我省應健全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將農民工納入城市保障體系覆蓋的范圍,加快建立覆蓋全體農民工的工傷、醫療、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將新生代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制度,通過強化征繳擴大覆蓋面,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提高統籌層次,逐步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省統籌;降低社會保險繳費水平;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應急救助機制,開展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應急救助、貧困救助、教育救助和法律援助等。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