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市“留客駐蘭”旅游獎勵表彰大會近日在蘭舉行,會議對去年在旅游接待、市場拓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旅游企業和個人給予了表彰。過去一年,蘭州市按照省委打造“大蘭州、新蘭州”的新要求,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蘭州旅游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主動認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積極搶抓“一帶一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等重要戰略機遇,有效推動了全市旅游業轉型跨越發展。(相關報道見1月18日《蘭州日報》2版)
2015年國慶黃金周,給許多蘭州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黃河兩岸、南北兩山、車站機場游人如織,僅一個黃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226.19萬人次,同比增長21.22%;旅游收入17.43億元,同比增長22.06%。而2015年全年,蘭州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121.26萬人次,同比增長23.53%;旅游收入334.56億元,同比增長25.54%。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18%;特別是入境旅游人數大幅度增加,全年接待入境游客達3.56萬人次,同比增長31.37%;入境旅游收入達790.21萬美元,同比增長24.39%。
2015年4月,我市《關于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提出把蘭州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游名城、西北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國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標,到2020年全市旅游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20%和22%以上。而2015年的發展速度已經說明,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不僅有底氣,而且有把握。
這份底氣和把握首先來源于我們擁有豐厚的資源底蘊。從旅游資源來說,除五泉山、白塔山、中山橋、黃河風情線等幾個重點景區外,蘭州市還有興隆山、吐魯溝等風景名勝區。此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物點50多處,古遺址50處,古城12處,古建筑15余處也給蘭州市帶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除了自身的資源稟賦,蘭州市還具有其他旅游地不具備的區位優勢,西去青藏,北上銀川,南下川黔,東接關中,可謂四通八聯,更重要的是蘭州具有絲綢之路黃金段特殊的區位和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另外,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以及蘭州新區的建設也為助推蘭州旅游業發展帶來了制度紅利。
這份底氣和把握更在于充分掌握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給蘭州旅游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蘭新客專的建成通車讓蘭州旅游業邁進了高鐵時代。以此為抓手,蘭州在產業升級調整發展中充分把握特有的“通道”功能,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充分用好“樞紐”功能,初步形成了區域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充分挖掘“價值洼地”的優勢,形成了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在不斷提升文化旅游業整合能力和創新發展水平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和產業體系,推進了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規模、效益、質量全面提升,使旅游業成為全市經濟的支柱產業、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增長點。
當然,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我們還應有清醒的認識。蘭州市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才剛剛邁進騰飛的起步階段,在產業規模上,在產業比重上在知名度、美譽度上,仍然與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仍然需要深度發掘。這就需要我們以創新創業的思維,大力提高管理體制運行不暢、旅游人力資源隊伍建設滯后的問題,加大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產業布局,更大規模的進行產品規劃、包裝、開發、運營,實現旅游產業的轉型跨越發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