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蘭州部分中小學假期作業 不再是“老一套”

時間:2016-01-21 17:24:4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寒假來臨,中小學生都開始寫自己的家庭作業。那么,你家孩子的假期作業是什么樣的?是不是還是以抄寫字詞、做習題這些“老一套”形式為主?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將假期作業設計得更新穎一些,讓孩子的假期更輕松有趣,也更有意義。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給學生設計假期作業,也成為許多老師思考的一個話題。

近日,筆者在蘭州市部分中小學校了解到,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許多老師對傳統的假期作業模式進行了大膽創新,精心布置了一些更加有趣的作業。

盛捷

新型作業更注重孩子成長

已經放假一周了,但在蘭州交大東方中學的機器人興趣小組活動室里,20多名初、高中學生正圍著王鑫老師興奮地討論著參加第16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的項目細節。其實,制作新的機器人,是他們假期作業的一部分。在2015年的第15屆比賽中,這個團隊設計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榮獲主題創意競賽全省一等獎和全國二等獎。

“當時我們發現馬路上的垃圾桶大多只分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種,沒有細致的分類,因此,我們決定制造一個能代替人工的智能垃圾分類系統,這樣不但可以省去人們對垃圾手動分類的麻煩,還能提高分類效率。”一名初中生向筆者介紹當時參賽作品的創意來源。

我省優秀機器人教練員王鑫老師告訴記者:“像制作機器人這樣的動手作業其最大的特點是‘在做中學’,在制作過程中不但滲透著計算機、物理、建筑等學科的知識,還能培養孩子們之間的交互能力,形成團隊協作。這種非書面的假期作業學校里還有很多。”

李玲婕老師是該校一名英語老師,今年她給學生布置的寒假作業中,除了背誦單詞、完成《寒假作業》冊子外,還要求學生們觀看英文電影。“在假期中查漏補缺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希望學生們在假期多看一點英文原聲電影。這次我推薦學生們觀看《國家寶藏》的前兩部,這個系列電影的第一部講的是美國歷史,第二部介紹了英國歷史,觀看這種電影不僅對聽力學習幫助很大,還有助于他們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

除此之外,記者還從蘭州市酒泉路小學、水車園小學等學校了解到,在今年的寒假里,各科老師也都或多或少的布置了一些類如“給父母洗腳”“新年幫家人做家務”等感恩父母、動手實踐方面的作業。

借助技術讓作業多元化

“家庭作業最基本的作用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通過舉一反三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增強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書記楊旭東認為,傳統家庭作業的方式方法對學生學習很有幫助,不能偏廢。但在以往的作業布置中,過多強調了課本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現實問題的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拓展作業的多樣性。學生將非書面的作業,如朗誦課文,陪父母做飯等,通過互聯網將這一過程的照片、小視頻傳給老師檢查。這樣既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又能在老師的監督管理下綜合發展。”楊旭東告訴記者,互聯網與家庭作業之間的融合,使得學生進一步注重日常生活中經驗的積累,能促進他們多方面發展。

此外,在規范學生作業布置方面,教育行政部門也提倡教師多布置一些探究性、實踐性的作業。

“在小學階段,我們建議老師布置一些動手實踐類的作業,在中學階段,提倡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多進行實地參觀考察調研。”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一處處長張笑春表示,教育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讓教育與生活水乳交融,既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作業創新需要多方支持

“對于新型假期作業的探索,現在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比如學生需要一些假期實踐活動,學校也愿意組織這樣的活動,但適合學生活動的場所,以及相應的一些教育資源都十分有限。”張笑春說,蘭州市現有中小學774所,在校學生近40萬人,但供孩子們參觀、考察的場所不多。比如,國家一直在提倡針對中小學生進行“質量教育”,目的是從小培養孩子們一種質量意識,增強產品傷害防范本領,深化品牌和自主創新意識,而這樣的教育活動就需要學生深入到一些生產經營場所,但當前這種活動場地數量很少。

為了填補這一短板,蘭州市于2013年8月開工建設了蘭州市中小學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日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工程的部分項目也已完工,預計今年4月,該基地將正式對外開放。張笑春介紹,該項目位于蘭州新區,占地面積約156畝,現已建成綜合樓、男、女生宿舍樓、服務用房各一棟,多功能廳也已竣工。該綜合實踐基地的國防教育主題館、彩陶制作館、拓展訓練中心等場館完成了招投標工作,還有6個主題場館正在報批,預計今年所有主題場館的建設都將完成。

“未來,該綜合實踐基地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開展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專題教育等實踐活動,擔負起包括學生綜合實踐、青少年素質拓展訓練、學生科技創新孵化、學生生活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發、校外教育教師培訓、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等在內的13項社會實踐活動功能。”張笑春說,該基地的建成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在課外學習場地不足的問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