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定西市

渭源縣鍬峪鎮:多舉措推動高額彩禮“降溫” 文明新風為幸福“加分”

時間:2025-05-08 00:07:4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渭源訊(記者劉峰 通訊員楊秀萍)為有效推進農村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工作,近年來,渭源鍬峪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直面高額彩禮治理難題,以“五個堅持”為有力抓手,破除陳規舊俗,培育文明新風,切實以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堅持黨建引領 激活治理“紅色引擎”

在治理高額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中,鍬峪鎮黨委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構建“黨委主導、政府推動、村抓落實、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貫子口村支書郭路紅介紹,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時,吸納村“兩委”成員、監委會成員、村民代表,以及黨員干部、鄉賢等各方力量。這些在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不僅讓村民更易接受相關理念,還全程協助婚喪嫁娶事宜的申報、接待等工作 。同時,鍬峪鎮成立移風易俗工作專班,以網格為單位,制定《鍬峪鎮治理高價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提升行動方案》,為工作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堅持健全機制 夯實制度根基

鍬峪村支書李孔軍表示,村里積極引導村“兩委”負責人參與紅白理事會,宣傳婚喪嫁娶相關規定與標準,倡導低彩禮零彩禮、控煙控酒等新風尚。鍬峪鎮通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將抵制高額彩禮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同時,健全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把鄉賢、“總管”“媒人”納入其中,并嚴格落實紅白喜事報備制度,實現事前報備審核、事中監督服務、事后跟蹤評價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堅持群眾自治 激發內生動力

“今年我女兒結婚,我就不要彩禮,這樣不僅減輕孩子的生活壓力,也響應了政府移風易俗的號召。”貫子口村村民王天生在為小女兒籌辦婚禮時,積極響應政策,不要彩禮。他的做法得到了紅白理事會成員的稱贊,也為村民樹立了榜樣。鍬峪鎮在各村社建立紅白理事會,發揮理事“總理”作用,通過事前勸導,引導群眾抵制高額彩禮等陋習。此外,還組織“婆媳互夸會”“適齡青年父母座談會”“媒人座談會”等活動,加強溝通,凝聚共識。兩年來,11個村紅白理事會共介入婚喪嫁娶事件100余件,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320余次。

堅持典型引領 樹立文明標桿

鍬峪村二社村民王玉林也是移風易俗的踐行者。2023年,他二女兒結婚時,他本不打算要彩禮,雖男方家長給了4萬元彩禮,但他當場分給女兒、女婿各2萬元,并陪嫁1萬多元嫁妝。如今小兩口生活幸福,其婚事儉辦的行為獲鄉親一致好評。鍬峪鎮充分發揮“一約四會”示范作用,評選“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今年以來,全鎮共評選先進典型60余人,開展宣傳教育活動180場次,發放宣傳單6500余份,開展專項整治行動100多場(次) ,以身邊榜樣帶動群眾見賢思齊。

堅持凝聚合力 共筑文明鄉風

貫子口村支書郭路紅介紹,村里紅白理事會結合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移風易俗政策,號召村民遵守村規民約。鍬峪鎮各村還通過舉辦“集體升學禮”“新春茶話會”等系列活動,發放倡議書,簽訂承諾書,引導群眾認可“低彩禮”或“零彩禮”,黨員干部帶頭示范。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平臺,通過多種會議明確群眾行為規范,以群眾監督的方式管理婚嫁活動。

如今,在鍬峪鎮,高額彩禮之風逐漸“降溫”,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尚深入人心,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文明鄉風正為鄉村振興增添亮麗色彩。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