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肅州訊 肅州區東南街街道南苑社區現轄春光家園、新村小區兩個城中村,出租院落230個,常住戶157戶679人,出租房屋4532間(套),流動人口在4500-20000之間起伏。流動人口多、人員結構復雜、各類治安案件較多、自治水平較低的現狀,使城中村成為了社區社會治理的陣痛區。今年以來,南苑社區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通過推行“12345”工作機制,黨委牽頭、部門聯動、多元共治,實現了城中村治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治理轉變,居民文明素養和法治素養明顯提高,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同比下降均在30%以上,建成新村小區黨建引領紅色出租屋示范點1個,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核”引領,強化“夯基壘臺”。社區將“黨建引領紅色出租屋”治理工作列入本年度重點工作推進,聯合公檢法司市五網力量,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制定了《南苑社區黨建引領紅色出租屋治理實施方案》,確定了1413工作主線,即:明確黨建引領一個核心(社區黨委對接契約化共建單位投入資金、物資等大力支持城中村建設,實行“支部+網格”深度融合,支部書記擔任城中村片區網格長,其他黨員擔任兼職網格長參與治理);全面掌握出租屋小區失地農民、市場主體、弱勢群體、重點人員4類人員的情況,并分類造冊;開通1個“紅心閃耀”“法治之音”大喇叭宣傳平臺;建立健全家門口網格便民服務、出租屋院落五星評優、五網融合風險防控化解3項機制,夯實了“城中村”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兩“評”互促,激發參與熱情。社區根據城中村治理需求方向和內容,確定“五星院落”評比激勵模式,每月在城中村所有院落開展自治星、美麗星、平安星、文化星、和諧星“五星院落”評選,對評選出的“五星院落”,通過展板集中貼星、小區醒目位置張榜公示、大喇叭宣傳推介、頒發流動紅旗、發放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積分卡等方式進行展示激勵、典型帶動。同時,社區將城中村流動人口納入年度“南苑十好”評樹,在城中村評選出明理慈善好婆婆、賢良淑德好媳婦等各類先進典型,通過多種方式在流動人口中及社會面推廣宣傳,激勵城中村全體戶主、流動人口向身邊的先進典型看齊,比學趕超,積極支持、參與社區治理活動,不斷凝聚了治理合力。
三“治”相融,突出源頭治理。社區根據人員結構、矛盾糾紛、問題隱患的復雜性,突出源頭發現、源頭化解、源頭治理,最大限度促平安和諧。居民服務精準治理:在全面摸清出租屋小區失地農民、重點人員、弱勢群體等各類人員情況的基礎上,根據風險程度、穩定程度、困難程度,將流動居民分為“紅黃綠”三級,從入戶頻次、電話關心溝通次數、提醒次數等進行區分,開展精準幫辦代辦、關懷慰問、心理疏導等服務,提前化解各類矛盾、消除各類隱患,不斷增強流動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每月開展一輪次全覆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行動,小矛盾隨時排查隨時調處、大矛盾聯合“五網融合”力量共同調處。問題隱患專項治理:按周組織開展飛線充電、環境衛生、廢舊電線電纜、安全生產等專項整治,針對較大隱患,會同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調處,最大限度地筑牢了社會治理屏障。
四“巡”遞進,聚力主動創穩。高頻次的巡查是震懾違法犯罪行之有效的手段,社區一直將城中村治安巡查作為城中村治理重要舉措,堅持落實城中村四巡制度。一是每日由責任網格長按照管轄責任分工,對責任片區開展常態化巡查檢查,各類發案苗頭做到隨時發現、隨時處置;二是每周二至周五晨會后,出租屋所在二級網格區所有網格長選取2-3個院落開展同巡,集中排查整治巡查院落各類問題隱患;三是每周三、周五晚上9時-11時,城中村網格長、片區民警、紅色出租屋管理委員會成員組成巡邏隊開展夜間共巡,及時發現并制止各類蓄意違法犯罪行為;四是社區每季度組織全體干部、網格長、公檢法司、在職黨員、志愿者等人員力量,對城中村所有院落、流動人口開展全覆蓋聯巡聯查,排查各類矛盾糾紛、處置各類問題隱患,掌握特殊人員動態,核實各類可疑狀況,通過凝聚各方合力,下好了城中村主動創穩的“先手棋”。
五“宣”并舉,滋養文明新風。社區積極探索適合城中村的普法模式,全面落實城中村普法五部曲,提高人員法制素養。大喇叭響起來:在城中村架設高音量戶外音柱,通過制定“法治之音”錄音安排表,發動“公檢法司市”五網力量,錄制黨紀政策、社會治理、法制宣傳、文明新風等相關內容音頻,每周一、三、五中午及晚上定期播放,開展全覆蓋普法。小喇叭動起來:發揮小喇叭機動性強的優勢,在小區院落各個地方充當移動普法器,網格長、志愿者走到哪兒,小喇叭宣傳就到哪兒。鐵腳板邁起來:網格長利用入戶走訪、院落巡查,隨時隨地,面對面為居民群眾提供一對一精準普法宣傳服務。微視頻轉起來:社區將居民微信群作為城中村流動人口普法重要方式,收集整理各類法治宣傳相關視頻、信息、圖片,在城中村居民群內高頻次推送,主動出擊占領新型宣傳陣地。普法課堂講起來:邀請公檢法司、律師等專業人員,定期深入網格樓院開展法治講堂活動,提高了城中村居民群眾的法治素養和法律意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