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樂訊 近年來,康樂縣作家協會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開展文藝進宗教場所、進中小學校、進旅游景區、進和美農村、進媒體網絡活動,以“五進”為抓手奏響民族團結進步最強音。
一是進宗教場所。2023年8月8日,作為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形象代言人的縣作協主席馬曉春,深入胭脂鎮馬集中寺開展民族團結書畫進宗教場所活動,送去甘肅東鄉文化研究會藝術家創作的民族團結題材書法、繪畫10多幅。2024年1月14日,將州書法家協會原主席馬尊賢和甘肅東鄉文化研究會藝術家創作的書法國畫5幅,送到了馬集清真中寺。同時,送去《“石榴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征文選》《河州》《康樂》等刊物30余本,通過文藝進宗教場所,使教職人員切實感受到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巨大魅力,進一步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是進中小學校。2023年2月21日至22日,縣作協在胭脂初中、草灘初中、康樂中學、附城初中、城北學校、道家小學舉行“民族團結· 同心筑夢”“踐行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民族團結文藝志愿服務進學校活動,縣作協會員朗誦了詩歌,主席作了文學輔導講座,贈送了《康樂》《河州》《煙雨中的溫柔》等書刊500余本。6月8日,與縣博物館聯合在虎關初中開展“石榴杯”“傳承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作家進校園文藝志愿公益服務活動暨“陽光未來”——石榴籽小小講解員館校培訓合作簽約儀式,贈送了《康樂》《河州》《煙雨中的溫柔》《花兒集萃》等文學刊物200余本。6月14日,在八松小學開展“石榴杯”“傳承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文藝志愿公益服務進校園活動,會員朗誦了詩歌,表演了武術,贈送了《康樂》《河州》《煙雨中的溫柔》等書刊170余本。12月27日,在蘇集初中舉行“民族團結一家親·喜迎新春心連心”文藝志愿服務進學校活動,贈送了《康樂》《河州》《煙雨中的溫柔》等文學刊物200余本,縣作協會員朗誦了詩歌,主席作了文學輔導講座。2024年5月31日,與蘭州宏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在石王小學舉行“石榴花開•筑夢成長”文藝志愿服務暨“紅領巾愛祖國”慶六一主題活動,贈送了價值7000余元的課外讀物、筆記本等300余冊,以及籃球12個、足球12個、計數跳繩50套等和《康樂》《河州》等刊物100余本,學校向縣作協贈送了錦旗。縣作協會員朗誦了詩歌,中華武術傳承人表演了傳統武術。通過文藝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厚植學生們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讓青少年從小熱愛中華優秀文化,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三是進旅游景區。2023年5月14日晚,與縣博物館在胭脂湖4A級景區百姓大舞臺舉辦“親子共沐人文書香·攜手共創民族團結”親子誦讀比賽活動,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和書刊。8月8日,與甘肅省東鄉文化研究會、縣委統戰部創建辦、縣圖書館、野望閣生態旅游度假村聯合舉辦“十美康樂·石榴花開”省州文藝家采風活動,向縣圖書館贈送《河州志》等圖書120本和藝術家們創作的書畫30余幅,向野望閣生態園贈送書畫40余幅,在縣融媒體中心大廳舉行詩歌朗誦活動,并深入旅游大通道野望閣、麻山峽和胭脂湖景區采風。9月4日,開展“走進十美康樂,謳歌鄉村振興”景區采風活動,邀請州作協副主席、保安族詩人馬學武,積石山縣保安族作家馬學英等參加。2024年7月4日,組織參加“相悅唐汪·遇見杏福”2024年東鄉縣第三屆民族文化藝術旅游暨唐汪杏子采摘系列活動詩文誦讀會,特邀藝術家馬桂蘭、支瑞杰朗誦了詩歌,高文景演唱了歌曲。縣作協向與會嘉賓宣傳推介了草長溝、竹子溝、胭脂湖等景區和蓮花山花兒會盛況,并到唐汪、達坂進行采風。7月15日,康樂縣舉辦 “石榴花開•同心向黨”省州縣作家(文藝家)走進“十美”康樂創作采風活動,在縣博物館舉行了啟動儀式。研究會向縣作家協會、縣博物館捐贈了書畫作品。縣作家協會、縣博物館贈送了文學刊物和文創產品,并為“康樂縣作家協會創作室”揭牌。之后,參觀了縣博物館展廳,并在云端絲路——旅游大通道和3A級景區竹子溝、4A級景區草長溝、溪水谷露營基地、知情館采風創作。通過文藝進景區活動,進一步打響“花兒故鄉·生態康樂”文旅品牌,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血液、鑄入靈魂。
四是進和美農村。2023年6月1日,組織會員參加“中國夢·勞動美”——“謳歌時代精神·展現十美康樂”采風攝影展活動,走進草灘鄉多樂村、五戶鄉打門村、蓮麓鎮河口村、胭脂鎮大莊村香菇產業園區、縣工業園區、胭脂湖小學、康臨高速公路建設現場,甘肅宏福現代農牧產業集團公司采風。6月14日,開展“石榴杯”“傳承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采風活動,走進八丹鄉麻灣村和八松鄉新莊村、魏寨村的富康食用菌種植試驗示范基地采風。6月21日,與縣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踐行二十大,建設和美農村”鄉村振興成果宣傳作家采風活動,組織會員走進康豐鄉段家坪村、楊臺村的康暉高原夏菜基地,附城鎮隆鑫養殖合作社、八丹油菜種植基地、胭脂鎮八龍西瓜種植基地、康樂西北牛香菇發展食品有限公司采風。利用各種文藝活動,組織會員入農家、進田園、坐炕頭,挖掘了一個個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民族團結、鄉村振興鮮活事例,用文學講述康樂大地近年來的和諧和睦和巨大變化。通過文學進和美農村活動,進一步謳歌鄉村振興,用手中的筆創作出體現新時代民族團結助力和美鄉村發展的文藝作品。
五是進媒體網絡。每年,在《胭脂湖文藝》開設“石榴花開·籽籽連心”“民族團結”等征文專欄。主席采寫的民族團結題材通訊《跨越四十三個春秋的情誼》,細膩地反映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山東漢族干部到康樂縣八丹公社接兵,受到淳樸善良的回族女干部的照顧,四十年后再到康樂尋找早已退休的回族大姐,體現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感人故事。該新聞被省委宣傳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為2019年度甘肅好新聞文字通訊與深度報道三等獎。會員在臨夏州“石榴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征文三等獎和優秀獎8次,作品被選入《“石榴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征文選》。2024年,發動會員向臨夏州第二屆“石榴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征文活動投稿,撰寫全面反映近年來康樂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各族人民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抗震救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的散文、詩歌等16篇(首)。通過進媒體網絡,進一步講好康樂故事,播種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形有感有效。(馬曉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