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閻寶霞
王玉明哭著打問老伴
中國甘肅在線訊 近日,71歲的王玉明老人從隴南徽縣步行140多公里,走了10天來到天水市,尋找因患老年癡呆癥而走失的老伴閻寶霞。4月24日,王玉明老人告訴記者,這是在老伴走失的兩個月期間,自己第二次步行來天水市尋找。他相信自己的老伴還活著,“只要你還活著,我一定要把你找到。”網民和天水市救助管理站雖給予其很大幫助,但目前閻寶霞還是沒有找到。
1
患病老伴走失,急壞一家人
王玉明家住隴南徽縣城關鎮,他的老伴閻寶霞現已65歲,今年1月25日19時許出門走失。
據王玉明老人說,老伴患老年癡呆病10年了,那晚他上了個廁所就找不到人了。當發現老伴不在后,他和兩個兒子跑到附近尋找,又到公安局查看監控,發現老伴從家里出來后,一直步行60里路來到伏鎮,然后就從監控里消失了。老人一家順麻沿河一路找來,當找到天水市秦州區李子園時,聽幾個人說見過一個和閻寶霞長得像的女人經過,所以王玉明感覺老伴應該在那里。
自老伴走失后,王玉明和兩個兒子已經數十次到禮縣、成縣、西和、康縣等地找尋。
4月初,王玉明老人背著行囊,裝上數百張寫有老伴信息的尋人啟事獨自出發。尋人啟事上寫著:“閻寶霞、女,65歲,身高1.50米,家住徽縣南橋頭萬方小區西區,說普通話(帶河北唐山口音),于2018年1月25日19時出門走失,至今無消息。請求好心人見路上行走或要饃吃,或拾垃圾吃的老太太上前去問問,是河北口音,叫閻寶霞的擋住不要叫走,給點饃吃,給點水喝,然后打110,我去領人……”王玉明老人沿途張貼尋人啟事,找路人打問。10天里,老人經過伏鎮、江洛鎮、麻沿鄉,一直到天水的娘娘壩鎮,行程約140多公里。
2
老兩口相濡以沫48載
1965年,18歲的王玉明到西寧當兵,認識了所在同一連隊一名女兵。這名女兵看王玉明忠厚老實,就介紹自己遠在河北唐山的妹妹閻寶霞與其相識。王玉明說:“我和她一見面就看上眼了,1969年經部隊領導同意后,我們倆在部隊結的婚。”結婚不到一年,王玉明因工作需要調到廣東,妻子三年間一直等他歸來。
1973年,王玉明從部隊轉業到徽縣農機廠上班,他把遠在河北的妻子接到身邊。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一家人日子過得雖然清苦,但也其樂融融。王玉明老人難過地說:“她來到這兒,人生地不熟的,可從沒有怨言,也從不舍得自己花錢,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給我和孩子。我是孤兒,從沒有人對我這么好,我們相依為命了48年,沒想到老了卻把她弄丟了。一路上我走哪問哪,餓了就啃兩個干饅頭,晚上睡在路邊上,鞋子穿破了兩雙,可還是沒找到老伴,我不會放棄,要一直找下去。”
3
多渠道幫老人找老伴
4月21日,天水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將王玉明老人接到站里,詳細了解了其老伴的相關情況,并向省內外多個救助站和救助微信群、甘肅尋親網發布了這條消息。很快,天水人的朋友圈也大量轉發了這條消息。
經過大家的多方努力,得知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曾救助過一位疑似王玉明老伴的消息。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安科長說,為了讓老人盡快找到老伴,救助站利用雙休日時間積極與廣州市救助站聯系,先后打了6次電話,發微信圖片、視頻十多次,經過反復對比,最后確定現在廣州一精神病院治療的老太太并非王玉明老人的老伴。安科長說:“21日老人在救助站吃完飯休息了一會兒后,說有人給他打電話說在李子園附近發現了老伴,因此要去那里繼續尋找。老人臨走時,我們告知他有困難就來救助站或打電話,我們會提供食宿、幫其繼續尋找。”(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哈麗娜 王巧玲 文/圖)
原標題:徽縣七旬老人徒步尋找走失癡呆老伴 “只要活著,我一定要找到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