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掛在房檐下的一排排臘肉么?
每年一到臘月兩當的人們就開始籌備著熏臘肉了,當你抬眼望去看到家家戶戶都掛著豐碩紅潤的臘肉時,你就會知道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如果說美食治愈傷痛,那故鄉的味道治愈的便是鄉愁,而家鄉的臘肉治愈的就是濃濃的思念吧。
兩當云屏鎮、廣金一帶的臘肉在當地最為有名,當地人對臘肉的選材非常講究,在無工業污染的高山環境下選用玉米、麥麩等純糧食喂養,養殖周期相對較長需一年左右才能出欄的糧食豬,一頭二三百斤,每一個部位都精挑細選選出肥瘦比例最適中的肉,制作過程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不添加任何增香劑,這樣做出的臘肉肥瘦適宜、回味悠長,比普通臘肉更香、更鮮!
兩當人制作臘肉時先是將肉用鹽腌制三天,待腌制入味后將肉懸掛在火堂 (即農家用來燒柴火取暖的廳堂)上方熏制三個月之久,經過時間的洗禮和裊裊炊煙的熏制使臘肉外觀看起來“黑不溜秋”,但經過簡單處理后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非常誘人,也有人家采用快速熏烤的制作方法,即用柴火熏制,所用的柴火也是很有講究的,用的是松柏樹枝,松柏樹枝熏出來的臘肉帶有松柏樹自然的香氣。油汁滴落瞬間聽到火力變大“噼里啪啦”的炸油聲,令人垂涎欲滴。之后懸掛在房檐下自然風干即可。
熏制好的臘肉肥肉晶瑩剔透、有膠質的嚼頭瘦肉綿糯綿糯的,帶著松柏特有的清香,吃到嘴里是說不出的爽口,絲毫不會覺得膩肥,味道渾厚飽滿,口齒留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臘肉的吃法很多樣,可以煮熟后切片直接食用,也可以做回鍋臘肉、臘肉飯、干鍋臘肉,還可以搭配蒜苗、荷蘭豆、青椒、竹筍、花菜、烏龍頭、干豆角等蔬菜同炒或是做成臘肉燉菜。
臘肉混合了陽光、童年、風俗等記憶元素已變成一種永不褪色而又別具一格的文化符號,它是記憶中的鄉愁,是家鄉的味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