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教育局選派干部、宕昌縣木耳鄉(xiāng)奤治村第一書記兼隊長王廣平自2019年5月20日駐村以來,充分了解奤治村的村社民情、分析掌握致貧原因,熟悉掌握地理環(huán)境、以及自然條件等因素,制定幫扶工作計劃,不斷創(chuàng)新扶貧開發(fā)思路和辦法,扎實有效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取得了比較明顯的工作成效。
合作社運營幫扶 發(fā)展特色產業(yè)脫貧
奤治村合作社運營不暢,無法外銷。在認真考察市場、全面了解合作社后,廣平書記想到可以通過加大對貧困地區(qū)農產品品牌推介營銷支持力度,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yè)全產業(yè)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于是著力研究對土特產的深加工。在取得鄉(xiāng)政府的支持和村社干部的大力配合下,開始采購機器、產品加工、包裝設計,每一項工作都是從頭開始,因此難度可想而知。同時,為了將老百姓的“存貨”變成口袋里的”存款”,王書記利用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的便利條件,前后兩個月時間金昌往返五六回,先請示辦公室領導,然后再等局領導同意,匯報等待......,直到全部領導通過,才向全市教育系統(tǒng)發(fā)通知,等待通知訂單的同時,還要回到奤治村開展工作,在緊張的工作中終于拿到部分學校的征訂單。合作社工作人員從2019年9月正式開始包裝產品。10月中旬,產品開始發(fā)往金昌,給金昌發(fā)貨共計8次,從運輸、送貨、收款都由廣平書記一人完成。截止2020年1月底,總計銷往金昌的農產品:蜂蜜236箱、兩件套123套、四件套45套;由于奤治村藥材品質好,在外地工作的親戚也協(xié)同幫扶,2020年元月至今發(fā)往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地農產品蜂蜜15套、四件套100套,銷售總金額12萬元左右。
建立勞務對接機制 勞務輸轉及教育扶貧
要堅持精準扶貧,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奤治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但村民受益很少,究其原因,提高村民務工態(tài)度、生活傳統(tǒng)、意識觀念、技術水平等方面成了當務之急。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廣平書記想到通過建立輸出地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拓寬農民外出務工市場。在2019年12月了解到金昌需要采摘蘑菇工人的信息后,王書記積極與公司領導聯(lián)系,遠赴公司實地考察,確切掌握公司對員工住宿、報酬等情況,并對村民進行大力宣傳,在與公司對接數(shù)次后,基本了解了公司的各項情況。務工人員準備農歷正月初四正式坐火車外出務工,結果疫情阻止。第一批務工人員在今年2月份乘坐公司派來的專車離開宕昌赴金昌務工致富。隨后的近半個月,廣平書記每天詢問務工人員的適應情況,了解到女工基本可實現(xiàn)每日160元左右,男工200元左右的收入。在確保農民外出務工工作已進入正常之后,王書記開始積極準備第二批8人務工人員啟程去金昌。扶貧還需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伴隨農民外出務工的還有務工人員子女入園入學問題,這件事讓王書記十分發(fā)愁,因為公司駐地所在鎮(zhèn)屬永昌縣教育局管理,上有金昌市教育局,下有新城子中學,路途遠,協(xié)調難度大,因此必須在開學前將這些工作提前完成。為實現(xiàn)村貧苦戶早日脫貧,不管出多大力,受多大苦,王書記想到一定要讓外出務工子女有學上,務工人員才能安心工作。責任在身,壓力在心,他對外出務工人員承諾:“只要家庭式務工,子女入學我負責”。在市教育局咨詢好辦理程序后,為了幫扶,不計報酬,廣平書記租車駛向150公里外的務工人員公司駐地,找領導、行文件,在看望第一批務工人員后帶著文件前往永昌縣教育局。疫情期間,一路被問詢、登記、測量體溫、經過層層檢查站,協(xié)調相關科室,向永昌縣教育局領導說明情況,最終解決了奤治村外出務工子女入學問題。
支持農產品加工業(yè) 擴寬產業(yè)脫貧新渠道
推廣種植蠶豆。只有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才能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奤治村扶貧期間,看到老百姓種植的蠶豆,通過了解得知每畝產量200斤左右,想到家鄉(xiāng)渭源蠶豆畝產800斤左右,這種對比讓人無法相信,投入相同的勞力、肥料,收入相差如此之多。廣平書記想到這又是幫扶工作的突破點。也是為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的集中點,從2019年9月開始,廣平書記數(shù)次往返渭源了解掌握蠶豆的產量,有時為了趕時間,都是晚上坐最遲的火車,次日辦完事又坐最早的火車趕回奤治村,對比兩地生長氣候、海拔等自然條件,并讓家人幫助咨詢專家。在確保可以種植后,廣平書記正式向奤治村村兩委提出想法,征得同意后請示鄉(xiāng)領導,詳細講述蠶豆的產量、價格、調運等事宜。在進一步征得鄉(xiāng)政府同意后,廣平書記開始聯(lián)系種子,后來多次往返兩地,直到2020年3月2日調往奤治村的6000斤蠶豆種子順利到達村合作社,并且讓專業(yè)人員詳細傳授技術以及種植程序,何時打藥,何時放苗,一一對應確保產量,為了和渭源種植戶養(yǎng)護保持一致,2020年6月10日廣平書記連夜趕火車前往渭源調運蠶豆農藥(本地農藥不配套),晚上去早上回,村民對奤治村幫扶隊干部的工作作風豎起了大拇指。現(xiàn)在第二次農藥已噴灑到位,幫扶的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受益、增收,預計今年村民蠶豆收成將比往年畝產增收2000元左右,為全村早日脫貧又助一臂之力,也為木耳鄉(xiāng)全面脫貧舔磚加瓦。
黨參種苗的銷路銜接。2020年,是人居環(huán)境比較復雜的一年,疫情肆虐。年初是奤治村村民收挖黨參苗的關鍵時刻,百姓防疫,足不出村,收購人員無法進村,眼看收成泡湯,村民已經不上地挖黨參苗,都說挖了也是浪費,不如不挖,村支書李謝忠急在心里,但無計可施、抗擊疫情到處一樣,只能和駐村廣平書記協(xié)商銷售方案,遠在金昌休假防疫的廣平書記接到信息后立即聯(lián)系老家親戚,只要是親戚,都能互相聯(lián)系、積極配合,全力銷售奤治村黨參苗,人在金昌心在老家,只要看見廣平書記的朋友都說,廣平書記真忙,電話不斷,知道的是在聯(lián)系業(yè)務,不知道的以為在閑聊。為了奤治村村民的利益,廣平書記想盡一切辦法,懇求老家人員積極聯(lián)系種植戶,并得到老家人的大力支持,經過無數(shù)次電話聯(lián)系,幫扶的誠心感動了親戚,感動了朋友,終于在3月份把奤治村黨參苗銷往定西市渭源縣、隴西縣15000斤左右,解決了奤治村村民的燃眉之急,同時也給村民帶來經濟收入。
王廣平說,作為一名搞教育的干部,對農村的工作幾乎不懂,駐村后邊學邊干,雖然成績不太明顯,但收效還好,給老百姓的增收發(fā)揮了一點作用,作為一名駐村干部,我心里感覺很踏實。(劉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