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抗洪救災保通訊 踐行初心為光明

時間:2020-08-24 20:38:5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本網武都訊(通訊員 李春鶯)8月11日以來,隴南市大范圍持續發生大到暴雨,引發洪澇、山體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質災害,造成隴南全境30%的通信桿路損毀,通訊中斷。面對災情,隴南電信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全面開展應急通信搶修工作,克服重重困難,打通通信“生命線”。

積極作為,洪災后第一時間搶通搶險救災“生命線”

災情就是命令。面對持續性強降雨天氣及洪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隴南電信迅速行動,成立搶修小組,全面開展應急通信搶修工作,全力以赴保障通信暢通。

資源是保證精準搶修的基礎。隴南電信未雨綢繆,在汛期來臨前已準備300萬元應急專項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計出動搶修人員1612人,出動搶修車輛573臺,調配油機523臺,衛星電話25部用于全市搶險救災工作。在確保全體搶修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優先打通鄉鎮信息孤島,克服道路阻斷、山體滑坡、泥石流、大面積停電等不利因素,順利搶修通全境90多個鄉鎮通信網絡。

快速響應,為應急防汛指揮調度上傳下達提供通信保障

8月14日上午,隴南市市長在隴南市大數據政務中心安排部署防汛視頻調度工作,要求中國電信隴南分公司在下午全市防汛減災視頻調度會召開之前開通50部應急防汛指揮調度電話,并將各縣視頻系統匯接至指揮部大屏,實現市縣鄉聯動應急指揮。

接到任務后,隴南電信快速響應,積極發揮國企責任與擔當,在3小時內完成跳纖、開設備、裝電話、打標機、建立通信錄,完成50部應急防汛指揮調度固話。

2小時內,協調調用備份視頻會議設備,開通政務專網一條,實現了對各縣視頻系統的匯聚,統一呈現到大數據指揮中心。

4小時內,開通了氣象專網一條,使氣象局衛星云圖平臺對接至指揮部大屏,隨時掌握氣象云圖,保障了全市防汛減災視頻調度會的順利召開。

8月14日晚11時完成對武都區長江大道所有橋面及江面實現視頻實時監控;利用電信網絡和電信自建監控平臺,實現碧口大唐電廠自由監控并對接至指揮部。為進一步保證應急防汛指揮部精準實施搶險救災工作,分公司還緊急從省公司調用衛星應急車輛,全力保障應急通信和指揮救援,并調用無人機到指揮部待命。

勇于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郵電為人民”初心

通線路、修基站、排故障……在暴雨侵襲和泥石流沖擊中,一個個電信人逆行而上、逆水而行,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泥漿比車高,路比車高,我們剛到的時候,從山上沖下來的泥石流早已硬化,通往外納的道路全部面目全非。”隴南電信網絡監控中心負責人強挺說道。

道路損毀,強挺所在的搶險隊只能步行前往外拉鎮政府所在地的基站。光纜、油機、柴油,大家肩扛手拉,在泥石流沖刷后的陡坡上艱難前行,汗水夾雜著雨水打濕了衣服,但大家不喊苦不喊累,互相鼓勁加油挺進外納。當鎮政府的人得知強挺一行是來搶修通信信號的時候,大家焦急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又是燒開水、又是遞泡面的。強挺說:“我從沒見過大家對我們通信信號這么迫切渴求的,弄得我們都挺不好意思的。”當通信信號暢通、鎮政府工作人員報出第一個平安時,強挺和同事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電信人為災區帶去通信“生命線”的自豪感,一天的疲憊感頓時一掃而空。

在隴南電信網運部,李海峰正在網絡操作臺前緊盯著各種數據信號燈。當看到紅色告警一個又一個消失時,他緊繃的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容。從搶險救災開始,李海峰已經連續好多天吃住在單位,24小時值班在現場。作為分公司網絡部主任,他主要負責全局搶修指揮,根據分公司網絡結構、網絡特點,及時響應政府的需求,根據輕重緩急,科學精準制定搶修方案,優先保證重災區政府指揮的前沿陣地。每次搶修隊伍出征前,李海峰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安全問題,叮囑大家遇到危險要及時撤回。

在無情的自然災害面前,在泥石流沖刷后的陡坡上,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總有一些人選擇逆行而上。他們上得了峭壁、下得了河、爬得了桿路,用實際行動堅守在搶險救災一線,保障著通信“生命線”。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