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宕昌縣木耳鄉奤治村農民專業合作社,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甜甜的土蜂蜜、飄香的中藥材經扶貧車間加工包裝后,搭乘一輛輛愛心專車走出大山,定向輸送到金昌市消費市場及市直單位。
“這已是奤治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對接金昌市相關單位今年第二次在我村開展消費扶貧活動了。為降低疫情及災情對我們生產的農特產品銷售影響,今年5月份的時候金昌派駐奤治村工作隊長王廣平聯系金昌市直單位在村里已經開展了一次消費扶貧活動,購買了許多我們貧困戶生產的中藥材、土蜂蜜等農特產品,解決了我們農特產品賣不出去、售價低的問題。這些農產品都是我們自家種植培育的,因為沒有渠道、形成不了規模,銷售很困難,這下好了,有了金昌市直單位職工的幫扶,我們的生產銷售后顧之憂沒有了。”奤治村貧困戶張春梅一邊數著手中的錢一邊激動的說道。
“當我在駐村入戶走訪過程中看到貧困鄉親們生產的農特產品銷售難、價格低這一情況時,及時向金昌市教育局、發改委等相關單位進行了匯報構通。市直領導非常重視這一情況,第一時間進行了研究,拿出了方案,安排由我負責設計了包裝盒,向農戶進行了宣傳,訂購了農家的土蜂蜜、中藥材等農特產品,并組織進行了初加工、包裝。在金昌市教育局、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單位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訂單達成,并于11月14日在木耳鄉奤治村扶貧車間舉行消費扶貧農產品發貨儀式。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好“以買代幫”消費扶貧活動,把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質土特產變成‘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搶手貨,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助推鄉村振興凝聚強大合力。”金昌派駐奤治村工作隊長王廣平說。
木耳梁標準化種植基地核心示范區生產的中藥材已獲得綠色甘味農產品認證,出產的中藥材品質好,但山里雨水多,中藥材曬不干,品質和售價都大打折扣。2019年,木耳鄉成立了眾聯特色農業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建成了幫扶基地和扶貧車間,建設了烘干房、電商服務中心。形成“黨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的模式。由木耳、拉寺、周兒、奤治、扎字5個村的“兩委”領辦合作社種植中藥材1080畝,帶動貧困戶147戶659人。山溝里出產的中藥材、黑木耳、土蜂蜜不出村就能包裝好,再通過電商平臺和金昌市直單位內部銷售,好產品賣出了好價格,貧困戶的錢包漸漸鼓了起來。
“這次對接銷售、助力消費扶貧活動由金昌教育局選派干部、現派駐木耳鄉奤治村第一書記兼隊長王廣平牽頭,他利用其在金昌工作多年的渠道資源,將木耳鄉農特好產品源源不斷銷往金昌市消費市場,解決了當地群眾的銷售難,增收難”。木耳鄉黨委書記毛鮮花說。
奤治村村支書、村辦合作社理事長李謝忠介紹說:“消費扶貧農產品由奤治村中藥材產業扶貧車間加工包裝提供,所有原材料都是當地的山貨,加工實操作業全部由村里建檔立卡戶參與完成,在賺取原材料本身價值和務工費用后,產品銷售利潤由合作社統一按情況分紅。當日,由奤治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對接銷售價值23.57萬元的百花土蜂蜜,黑木耳,當歸、黨參、黃芪、紅芪藥材四件套等農特產品啟程發往金昌。截至目前,累計銷售額三十多萬元,在解決奤治村農產品銷路問題的同時,切實提高了群眾的收入。”
據悉,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金昌市教育局、發改局等單位以駐村幫扶為己任,始終堅持真幫實扶,切實履行產業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社會責任,大力開展“以買代幫”消費扶貧活動,工作隊親自設計了金昌市“助力消費扶貧,推進鄉村振興”宣傳包裝盒,幫助木耳鄉奤治等村貧困群眾切實解決了農特產品銷售問題,打通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僅消費扶貧一項累計帶動280多名貧困群眾及農戶增收二十多萬元,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效,調動了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性,助推了扶貧方式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劉國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