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符饒)近年來,武都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新一輪退耕還林補植補造、退耕還草、天保工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財政補貼造林等重點造林項目建設和精準脫貧工作,本著“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統籌規劃、合理分布”的原則,大力開展荒山荒坡植樹造林與產業培育相結合的路子。
武都區氣候特征明顯,光熱資源豐富,是我國花椒最佳適生區和主產區之一。回顧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武都就以“花椒鎖地邊”的模式開始發展,90年代初期列入農村主導產業,政府在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等方面建立了激勵機制;90年代中期,提出了“全民動員,大干三年,覆蓋全縣,爭創全國花椒第一縣”的戰略目標,花椒產業從地埂栽植向規模發展邁進。
進入2000年以后,武都區把花椒產業開發與災后重建、扶貧開發、長防長治、山區林業綜合開發相結合,連片規模建園,整村整鄉覆蓋。在農業項目安排和資金投放上向花椒產業傾斜,重點扶持私有林業大戶,帶動千家萬戶發展。
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武都花椒走過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荒山開發、規模連片”的發展歷程,建成萬畝花椒基地8處、千畝花椒示范基地108個。其規模由80年代初的4萬多畝發展到如今的109萬畝,掛果面積近70萬畝,產量5600萬斤,綜合產值42億元,8.6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花椒實現了穩定脫貧。如今,武都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花椒生產基地和花椒產品研發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信息發布中心、價格形成中心,“中國花椒之都”“全國花椒第一縣”的美譽實至名歸。
截至目前,2020年造林任務8.5萬畝,其中退耕還林3.5萬畝,荒山造林5萬畝,實際完成造林任務8.61萬畝,占下達任務的01%,其中退耕還林完成2019年退耕還林3.5萬畝,占省市下達任務3.5萬畝的100%,其中:栽植花椒嫁接苗2.17萬畝,生態林0.21萬畝,油橄欖、木龍頭1.12萬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