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啟動三年倍增行動 繪制產業發展藍圖

時間:2021-03-12 16:53:5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武都訊(通訊員:趙春蘭)2021年春節剛過,武都區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實施油橄欖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在未來三年通過栽植擴面和高接換優等措施,實現油橄欖產業倍增目標,開啟農業產業現代化開啟新征程。

2021年全區計劃新栽植油橄欖面積50347.6畝,其中春季栽植24060.6畝,秋季栽植26287畝。區上統一組織開展油橄欖植樹造林“春風”行動,按照劃定的7個區域,分片區確定包抓縣級領導和市區共建共管單位;各鄉鎮根據土壤、氣候、海拔等自然條件進行系統規劃,油橄欖種植更加精細化、科學化。

“啟動油橄欖三年倍增行動,是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和品種高接換優,不斷增加油橄欖產量,降低種植、采摘、加工人力成本,進一步提高產業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讓武都這個‘獨一份、特中特’的優勢產業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隴南市市委副書記、武都區委書記田廣慈介紹說。

“此次高接換優方案,我們將對結果差、收益較低的城固系列、阿斯等品種實施嫁接改良,嫁接品種以萊星、科拉蒂、奇跡、豆果、阿爾波薩納、佛奧為主,力爭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作出貢獻,為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武都區油橄欖辦主任趙海云說。

武都地形山大溝深,主要以種植花椒、油橄欖、中藥材、茶葉等農產品為主,很多山地坡道陡峭、道路狹窄,經濟園的肥料、農機具及采摘果實運輸主要依靠人工進行,極大地制約了產業現代化水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的支持下,武都區建成了4條2500米田園運輸軌道,其中外納興源油橄欖農民專業合作社2條、兩水大灣溝橄欖園1條、裕河茶園1條,極大地方便了群眾采摘運輸過程。山地軌道運輸機也已納入武都區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范圍,對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節省勞動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了有效地科技支撐。

山地軌道運輸機在蜿蜒的種植園里穿梭

今后三年,武都區將全面實施油橄欖三年倍增行動,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對全區35萬畝油橄欖低產園品種改良等方式。全市計劃建成白龍江沿線100公里油橄欖綠色長廊,基本實現最佳適生區全覆蓋,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00萬畝,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同時,將建成油橄欖物流貿易中心、商務中心、科技培訓中心、產業孵化園,進一步鞏固提升油橄欖產業發展成果,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優勢產業的示范帶動作用。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