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就是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從1921年到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篳路藍縷積極建設的一百年,更是波瀾壯闊創造輝煌的一百年。
武都區各學校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重溫黨的歷史,找準動力之源,找準初心使命,找準信念目標,通過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傳統,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悻悻學子中匯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講好黨史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
一段段黨史宣講深入人心,一個個紅色故事感人至深……講好黨史故事,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深厚情感,凝聚奮進力量。
兩水中學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
城關小學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
東江小學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
近日,武都區各學校紛紛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少先隊員們輪番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黨史故事,將同學們帶回到那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引領武都區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并呼吁少先隊員們沿著先輩的足跡,繼承先烈遺志,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牢記黨對少年兒童的關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革命精神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繼承先烈遺志,銘記黨的歷史,學習先鋒事跡,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實驗中學緬懷革命先烈
城關小學緬懷革命先烈
日前,武都區各學校組織黨員、少先隊員先后來到白龍江畔孟軍輝烈士墓前、武都區革命歷史紀念館、樊龍烈士墓前,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的清明祭掃活動。黨員教師、少先隊員代表獻詞,追憶烈士的英雄事跡和不怕苦不怕犧牲的精神,并為烈士敬獻了花籃。此次活動給少先隊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激發了隊員們愛黨、愛國、愛隊的熱情,讓隊員們在活動中繼承烈士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黨史悟思想 汲取初心力量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愛國旗、愛國徽、愛版圖、愛家鄉”到“學習歷史,向英雄人物致敬”,百年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行穩致遠的底氣。
近日,葆真小學精心組織全校各年級開展了手抄報比賽活動,學生們積極參與,精心布置各自班級展板。尤其是四年級的以“四愛”為主題的展出作品,選材新穎、內容充實、布局合理、圖文并茂,表現了對黨、對國的熱愛之情。而五年級組的作品,孩子們用繽紛的色彩,質樸無華的語言在紙上描繪出自己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繪畫能力及師生團結向上的班級凝聚力,同時也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了一份賀禮。
傳承雷鋒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
回顧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引導青少年發揚革命傳統,繼承先烈遺志,增進愛黨愛國情懷。
近日,武都區城關中學明德講堂第九講在武都區東江小學開講,城關中學教師代表和七八年級學生代表共300多人參加了講座。
明德講堂是城關中學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舉措,是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立德樹人”重要指示,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踐行“五he”校園文化建設和“2335”工作思路的具體行動,主要包括四德教育講堂建設,教師、學生、家庭明德講堂建設,明德講堂宣講等工作,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主要教育形式,通過宣傳發動、典型推廣,重點講授,普及知識,著力強化師生思想教育。
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連日來,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依托流動展館,通過“六進”活動和“流動紀念館”等方式,把“武都紅色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給孩子,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紀念館公益文化服務。
“流動紀念館”走進鐘樓幼兒園
“流動紀念館”走進印象英才幼兒園
活動中,通過精彩的故事及惟妙惟肖的圖片給孩子們詳細講解了武都烽火、武都兵變過程、紅軍過境隴南時情形,同時講解員以一個個小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記住為我們武都繁榮昌盛而獻出寶貴生命的何處、隴南第一個飛行員馬中一、“戰斗英雄”李虎祥,從小學習紅色基因,發揚民族優良傳統精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