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輕重,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1000多公頃的面積,他們用腳步丈量、用真情守護,他們——就是堅守在大山里的兩當縣陳梁林場護林員們。
兩當縣城向西驅車12公里即到達陳梁林場 ,這個地處秦嶺深處,經營總面積1000多公頃的國有林場,遙遙望去,山色蔥翠,生機盎然,是一個風景絕佳的好地方。
今年67歲的衡亮幾年前就退休了,但他舍不得離開日夜堅守的大山,林場又將他返聘回來繼續做護林員。一身迷彩服,勞保鞋上沾滿泥巴,手上拿著一把彎刀,腰上別著一個行軍水壺,這是衡亮巡山的行頭。一條條崎嶇的林間山路,他反反復復,一走就是38年。
每天早早吃完早飯,他就和隊員們收拾裝備,準備進山。“我們的職責就是看山護林,工作時,必須集中精力”。雖說只有短短的幾個字,背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辛苦,巡山的工作基本全靠兩條腿,每天步行20-30公里,巡查3個小班,1000多公頃的林地得走上20余天才能巡完一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必須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密切留意周邊情況,不放過一處可能引起山火的細節,對沿途的林木進行仔細檢查,巡查是否有人砍伐樹木、亂采亂挖等。
“注意上山不要帶火種,現在是森林火災高發季節,你回去跟親戚朋友也要多宣傳啊。”巡山的途中,衡亮碰見了附近幾位村民,不忘向他們宣傳防火知識。
陳梁林場接壤城關鎮、金洞鄉、魚池鄉3個鄉鎮,4個行政村,生活在林區周圍的群眾約有1000余人,如何讓森林防火意識入腦入心,林場工作人員可謂是費盡了心思。大喇叭喊話、入戶宣傳、進校園宣傳、發放掛歷圖冊、張貼橫幅標語……日積月累,“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成了林區群眾老少皆知的共識。因為大家兢兢業業,38年來森林里沒有發生過火災。
護林員們在林場附近村子張貼護林防火宣傳簡報
護林員們在附近村子給村民發放護林防火宣傳單
國有陳梁林場護林員們在進行森林滅火撲救演練
巡山途中衡亮望著自己20多歲時栽植的樹木感慨道:“30多年前栽植的樹苗,如今已長成大樹。看著森林一年年變得越來越好,就是心里最欣慰的事情。”
除了每月固定工資,衡亮家再無其它經濟收入,從最開始當護林員的300元,直到后面才逐漸增加到800元......1700元,用工資支付完柴米油鹽等生活開銷后所剩無幾。但他無怨無悔,38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有付出就有回報,多年的護林生涯中,他多次被國有陳梁林場評為“優秀護林員”。和衡亮一樣,林場其他護林員也都是拿著微薄的工資,甘守清貧,守護著一方綠色家園。
春有群山抹綠,狼牙花開;夏有林海滴翠,綠樹成蔭;秋有赤橙黃綠,層林盡染;冬有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兩當正是有陳梁林場這樣許許多多平凡的護林工作者,日復一日為護林管護工作默默奉獻,這座小城才變得山更綠、林更茂、水更清、景更美!
圖為陳梁國有林場風貌全景
“近年來,我們還重點完成了國家“六五”、“七五”油松、側柏種源地理變異重點科技攻關課題項目、核桃高接換優、外國松引種試驗項目、落葉松引進與栽培、杜仲速生豐產示范及環剝技術試驗等項目的實施均獲成功,并取得了顯著成效。部分項目獲得了國家、省市的成果鑒定和獎勵。”
站在山頂遙望遠方的連綿青山,陳梁林場負責人目光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17名護林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視察時的講話精神,秉承共產黨員的初心責任,在艱苦的環境里磨煉自己的意志,用心用情,守好綠水青山,為祖國綠色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 劉 婷 兩當縣委宣傳部
柴 亮 兩當縣陳梁林場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