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張筱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兩當縣充分發揮文明實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鄉村“大喇叭”、文化廣場、黨群活動日等各類活動陣地作用,創新學習方式,打造新型載體,把黨的歷史、黨的聲音、黨的政策送到了基層,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聚人氣”。
依托“紅色資源” 做活黨史學習教育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兩當縣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兩當兵變紀念館、兩當兵變舊址、兩當兵變部隊改編地等文明實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瞻仰紅色遺跡、回顧革命歷史、觀看紅色電影等方式做活黨史學習教育。兩當兵變紀念館的小小志愿講解員、老年志愿宣講員為縣內和外地前來開展黨日活動、旅游、接受紅色教育的干部群眾提供志愿講解服務,截至目前已有近60個團隊的5000余人次聆聽志愿者講解,使廣大干部群眾在感動感悟中傳承紅色基因,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媽媽教我一支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每當夜幕降臨,我縣多個文化廣場的舞蹈愛好者在文藝文化志愿者的帶領下隨著奮進的旋律翩翩起舞。今年以來,兩當縣文藝文化志愿者通過編排紅色廣場舞、教唱紅色歌曲、培訓鄉鎮廣場舞隊伍等多種形式助力黨史學習教育走入“尋常百姓家”。
拓展志愿服務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
“現在年紀大了用不了智能手機,獲取外界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現在好了,村里每天通過大喇叭播放黨史知識,讓我們待在自家院子里就能重溫黨史,接受學習教育。”魚池鄉喬河村老黨員曹進學這樣告訴記者。
馬小花是顯龍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一名志愿者,他們針對行動不便老黨員的開展“送學上門”活動,讓老黨員們足不出戶就能學習黨史和家鄉“故事”,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有“溫度”。
“黨史知識,快問快答”。志愿者通過小視頻錄制,隨機提問黨員,以考促學,檢驗學習效果。大家對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形式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鮮活、隨機、互動的黨史學習教育方式調動更多干部群眾參與,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
以上種種只是兩當縣拓展志愿服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助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的辦法和措施之一。
兩當縣牢牢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要義和關鍵所在,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民事直說”平臺和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小小志愿講解員”、“模范宣講團”、專題黨課學習、“大喇叭”每日宣講、送學上門、黨史學習“快問快答”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把學黨史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做到了更好的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走深走實。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