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知史愛黨 初心如磐——武都各級駐村工作隊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時間:2021-05-07 22:10: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都區各級駐村工作隊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好黨史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政治任務,在學思踐悟中煥發干事創業精氣神,以開展駐村幫扶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成效,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用心用情講黨史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區地震局幫扶隊為佛崖鎮牛灣村送去了生產地膜1000公斤,為春根生產提供了物資保證。

nEO_IMG_圖片14.jpg

勞動間隙,駐村幫扶干部結合農村黨員分散、流動性大等特點,協同村黨支部引領黨員變集中統一學習黨史為分散流動性學習。利用勞動間隙、午休、晚飯后等時段學黨史,將固定學習地點向庭前院內、田間地頭延伸。

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王琪說“講黨課能夠更好地讓黨員干部群眾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力量、奮勇前進,鼓勵他們把黨課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

在佛崖鎮灣兒里村的田間地頭,黨員們擼起袖子,拿起鐵鍬,手扶樹苗、揮鍬培土、覆蓋地膜,配合默契,干得熱火朝天,呈現出一片“幫扶村上黨旗紅,黨員群眾情意濃”的繁忙景象。

nEO_IMG_圖片15.jpg

在佛崖鎮王溝村,區法院駐村幫扶隊員焦敏在村黨員活動室為村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堂。她結合農村生活實際、典型案例、農村生產、生活的法律法規及《民法典》為重點,現場為村民們解答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通過講黨課和法治宣傳課提高了農民的維權意識。

我為群眾辦實事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武都區檢察院駐村幫扶隊在開展駐村幫扶的過程中,為自己所幫扶的龍壩鄉麻灘村和天池村送去了224袋化肥。在領取現場,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nEO_IMG_圖片16.jpg

“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也感謝幫扶隊的同志們給我們送來了化肥,這對我們春耕幫助實在是太大了。”龍壩鄉麻灘村村民王富貴對幫扶隊的幫助贊不絕口。

nEO_IMG_圖片17.jpg

去年的“8.12”暴洪災害,導致蒲池鄉石塄崗村內主干道路塌方,給全村128戶438人的生產生活和交通出行造成極大困難。區司法局駐村幫扶隊通過多方協調,籌措資金2萬元,購置了砂石料和水泥,對村內水毀道路進行了維修,徹底解決了石塄崗村群眾出行難問題。

美麗鄉村展新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走進洛塘鎮李家山村,只見群山斑斕環繞、整齊的搬遷點樓房錯落有致,放眼望去,天藍水清,風景宜人,民風淳樸,空氣清新,農家院里傳出歡快的笑聲。

nEO_IMG_圖片19.jpg

“以前,李家山村只有一條破損的水泥路,坑坑洼洼,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實在不方便。村里到了晚上基本都不出門,現在幫扶隊為村里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晚上出行方便多了,感謝幫扶隊為我們辦的好事。”提起環境衛生及基礎設施建設,李家山村村民何守滿仍記憶猶新。

2020年,區融媒體中心為李家山村購買了50盞太陽路燈,村民夜間出行更加方便了。

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孟濤濤說:“連日來,工作隊緊密結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史教育,傾聽群眾心聲,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堅持從民生小事入手,改善村內各項基礎設施,安裝路燈不僅方便村民夜間出行,還對村里的美化、亮化起到一定作用。”

nEO_IMG_圖片19.jpg

同時,區融媒體中心利用行業優勢,積極采訪報道幫扶村的發展變化,并開通了武都融媒駐村幫扶抖音號,利用駐村走訪期間拍攝了大量圖片、視頻,大力宣傳李家山村的特色產業發、民俗文化、自然風光、特色農產品、村兩委工作開展等情況,以點帶面,講好武都脫貧和駐村幫扶的故事。

說起李家山村的變化,五保戶李進成打心眼里往外高興。他說:“區融媒體來幫扶后,不僅給我購買床及床上用品,讓我有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

因地制宜興產業

在魚龍鎮上尹家村的草莓基地,一壟壟田埂上整齊栽植的草莓長勢旺盛,一株株綠色的草莓苗正用力的舒展著身子,鮮紅的小草莓挨個兒“躺”在嫩綠的葉下,不禁讓人垂涎欲滴。

nEO_IMG_圖片20.jpg

曹俊是中國文聯派駐魚龍鎮上尹家村的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曹俊積極動員村民拓展產業鏈,開展草莓育苗試驗。他說:“讓群眾學習并掌握種植管理技術,才能真正的讓群眾致富。”在他的努力下,昔日的荒崗薄地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草莓花園”。

為了讓草莓提質增效,曹俊將中國文聯2020年度的50萬元產業幫扶資金用于基地新建3座日光溫室及購置6臺暖風機等設備,又從第一書記工作經費中撥出12萬余元,為基地安裝了一臺220千瓦供電專用變壓器,解決了暖風機等保溫設備在用電方面的后顧之憂。

草莓基地建成以后,吸納了上尹家村10戶33人加入到草莓種植隊伍當中,其中有58人先后在基地務工,人均增收約1500元。曹俊成了幫助當地群眾發展致富產業的“草莓書記”。

nEO_IMG_圖片21.jpg

“講好黨的好政策,培育壯大致富產業,關心困難群眾疾苦”。曹俊時常說著這句話。通過四年的努力,現在的上尹家村村內道路全部硬化、廣場得以平整綠化、太陽能路燈配套到位、致富產業也有了效果。

據了解,全區803名各級幫扶干部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在困難群眾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住房安全等方面累計幫辦實事4495余件,單位自籌及協調投入幫扶資金7683余萬元,協調解決各類矛盾糾紛3189余件,18個單位(工作隊)及22名駐村幫扶干部先后獲得省、市年度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