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禮縣:“紅色”元素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時間:2021-05-20 20:13:0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禮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用好紅色陣地,再現歷史“原味”將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禮縣檔案館新中川烈士陵園等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點,以實物、實景、實例、實事為載體拓寬黨史學習教育路徑,注重講活歷史故事、讓具有禮縣特色的“紅色”元素“動起來”、“熱起來”,紅色元素變身禮縣黨史學習教育的打卡地,引領學習熱潮。

賡續紅色基因啟航奮斗征程五一期間,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禮縣檔案館等紅色旅游打卡地人頭攢動、絡繹不絕,一件件珍貴的紅色文物再現了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大家認真參觀、用心體驗,共同追尋可歌可泣、苦難輝煌的革命故事,廣大干部群眾在參觀學習中走進歷史,感知革命建設者的愛國情懷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性。“紅色資源是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禮縣檔案館匯集了好多革命歷史檔案資料,成為宣傳禮縣紅色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用好、用活紅色資源,讓紅色基因深植干部群眾心中。”禮縣檔案館館長薛小平說。

在禮縣29個鄉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設“紅色課堂”,增強學習“趣味”。探索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模式,達到“情感共鳴、入腦入心”的學習效果,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從“平面”走向“立體”。依托禮縣發布微信公眾號、禮縣發布微博等新媒體,以“黨建+互聯網”形式,開設《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等專欄節目,讓黨員干部通過聆聽歷史事件,使黨史學習由“抽象模糊”變為“生動具體”。以黨史國史、紅色故事、身邊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為“活教材”,在全縣568個行政村開展宣講活動,由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老黨員進行宣講,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生產一線,用大白話講大道理,小話題反映大題材,講出歷史厚度、實踐力度和情感溫度。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全縣31支放映志愿服務隊伍,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放映活動,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身邊。三十多部優秀故事影片,在全縣29個鄉鎮、500多個村、60多所學校以及社區、敬老院進行了放映。特別是《地雷戰》、《上甘嶺》、《周恩來回延安》等影片深受學生和中老年朋友的鐘愛,情節感人,引人入勝。正在一線組織電影放映的禮縣未成辦主任楊峰說,“全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禮縣通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放映活動,讓廣大農民朋友了解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以全新的精神面貌邁向新的幸福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據了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禮縣各單位各部門堅持將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納入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計劃,組織開展以“唱支山歌給黨聽”為主題的紅色歌曲大傳唱、開辦紅色微課、拍攝黨史知識問答作品等系列活動,真正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禮縣還圍繞建黨100周年精心策劃了黨史活動品牌,組織宣講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下基層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紅色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多措并舉不斷把黨史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集結“紅色先鋒”,感受服務“真味”。堅持“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學習教育有成果”的工作導向。“我為群眾辦實事”與當前重點工作深入融合,緊緊圍繞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搭建黨員教育“熔爐”,鍛造先鋒模范隊伍,各級領導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組織黨員先鋒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利用農民夜校開展黨史及法侓法規宣講、關心關愛特殊群體、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推動各項工作積極有序開展,用實際行動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群眾切實感受黨的政策帶來的實惠,感受黨的溫暖與關懷,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工作成效。

通聯:禮縣融媒體中心  高步芳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