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禮縣將黨史學習教育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流動紅色紀念館”巡回宣講活動,引導動員全縣各級黨員干部重溫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切實凝聚奮進向前的強大力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抓實抓細抓深。
全縣29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民夜校、文化廣場、農家書屋開展“六個一”宣講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模范、老教師)人員和新鄉賢、先進典型的模范帶頭作用組織農民黨員和農民群眾參觀一次“紅色流動紀念館”、齊唱一首革命歌曲、開展一堂紅色課堂、誦讀一段紅色經典、暢談一次心得感受、我和黨旗合一次影,讓廣大干部群眾以實際行動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
宣講員馬阿蘭說:“我們的流動紅色紀念館依托禮縣龍池灣紀念館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制作了展板、視頻、音頻、圖片、PPT、等多種形式載體,將固定紀念館移動到全縣各單位、鄉鎮、學校、企業進行巡回展覽宣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和了解禮縣紅色革命史,真切感受革命先烈追求理想、前仆后繼、不畏犧牲的奮斗初心與革命精神。
”
夜幕降臨,雷壩鎮關西村黨員活動室燈火通明,第一書記王書昉組織村上群眾觀看電影《建國大業》。老黨員張高才激動地說,“通過觀展板、聽講解、看電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的信仰和忠誠。先烈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動力,我們要秉承先烈遺愿,弘揚愛國奉獻精神,時刻以先輩為鏡,站好黨員崗,講好黨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孫忠黨愛黨。”
看完電影后,王書昉向在場的群眾說:“我們關西村也有革命烈士,60多年前,村上的優秀青年王濟民參軍入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9021部隊一支隊一連戰士,隨部隊到果洛地區,1959年5月在參加平叛和剿匪戰斗中英勇犧牲,長眠于班瑪縣革命烈士陵園,烈士證書現存于禮縣龍池灣戰役紀念館,我們要以先烈光榮事跡感染感召群眾,在鄉村振興中勇當‘領頭雁’,……”
據悉,“流動紅色紀念館”巡回宣講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全縣各級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歡迎,有效促進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一切從實際出來,面對困難,奮勇直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樹立廣大農民黨員和農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目前,“流動紅色紀念館”已先后到160多個農村、單位、社區、企業開展了巡回宣講活動,活動開展緊鑼密鼓進行中,受教育群眾6萬多人次,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新載體。
通聯:禮縣融媒體中心 高步芳 李永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