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李俊興)近日,在武都區的一家大型建筑企業的工地上,來自武都區隆興鎮集昌壩村村民王永肖正嫻熟的操作電焊機和工友焊接井樁,但就在半年前王永肖還屬于缺乏技能的低收入群體。
“原來打零工,收入也不怎么好,最多一月掙一千塊錢,現在政府培訓了這項就業技能,我學了電焊工這個技術,收入也越來越好,而且政府還給我找了一份工作,現在我一月能收入7 8千塊錢,日子也越過越好。”王永肖激動的說道。
近年來,我區按照培訓對象精準、目標精準、需求精準的要求,協同有資質的就業培訓機構,根據用工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和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將“端菜式”培訓轉變為“點菜式”培訓,最大限度滿足勞動者意愿。
“我們目前主要針對就業比較困難,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根據群眾就業創業需要開展技能培訓,對培訓合格的,上報勞務部門推薦就業,我們還定期通過對參訓人的回訪,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對技能掌握不熟練的針對弱項進行再提升,確保他們每個人都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增加收入。截至目前,我們已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000余次,參訓人數近5萬人,通過推薦就業2萬2千余人次。” 隴南市隴安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副校長胡團輝介紹到。
有崗位就是有就業,穩就業就是穩收入,我區始終把穩就業作為重要抓手,通過“點對點”“門對門”輸送和創造條件推進就近就地就業等方式不斷完善勞務政策體系,努力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率、培訓率和穩定率,切實推進城鄉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2021年截至 5 月底,武都區通過勞務輸轉 14萬人,其中就近就業 3.089萬人,勞務收入 12.3 億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