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閆錦煜)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兩當縣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創新活動形式,促進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推動黨員干部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真正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全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以“聽”傳人,傳承紅色基因。充分利用鄉村大喇叭覆蓋面廣、操作性強、直面群眾的優勢,延伸學習觸角,擴大教育覆蓋面,將黨史內容通過廣播的形式,高密度推送、全覆蓋播報,把百年黨史和中央及省市縣黨史學習教育最新資訊傳遞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目前,全縣116個行政村,把“鄉村大喇叭”打造成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擴音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有溫度、入民心。
以“說”感人,講好紅色故事。統籌整合資源,創新優化學習教育載體,組建縣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和基層宣講隊,全面有序有效開展全縣黨史宣講。組建“青年講師團”,深入全縣中小學校開展巡回演講,著力引導廣大青少年更加堅定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主題、融入復興偉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截至目前,已開展宣講活動108場次,受眾2100余人次。開設“主播說黨史”專欄, 由主播為大家講述黨史故事,追尋紅色記憶,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豐富黨史學習載體,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效果。
以“談”悟人,汲取紅色滋養。各參學單位定期召開集中學習會、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研討會等,縣級領導帶頭學黨史,談感悟,話成果,切實發揮“領頭雁”作用。縣四大班子領導及縣直部門黨員干部與廣大農村群眾共同參加“民事直說”說事會,結合自身學習和實際,談心得體會、講讀書感悟、憶崢嶸歲月。廣大黨員干部用黨的創新理論明晰發展思路,用黨的奮斗歷程鼓舞精神斗志,用黨的光輝歷史汲取奮進力量,切實把在學習教育中激發的奮斗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以“唱”動人,詠唱紅色歌曲。“兩當號子”是兩當民歌中的一個獨特種類,自古擁有“隴南樂府”的稱號。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文藝工作者將紅色故事編寫成朗朗上口的黨史歌曲,通過山歌的形式將黨的歷史、黨的知識以及建黨100周年的輝煌成就唱給群眾和廣大游客們聽,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積極開展傳唱一首紅色歌曲等“七個一”活動和職工登山千人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色文藝晚會、學校師生“紅歌一起唱 黨恩永不忘”等活動,抒發了對黨和祖國的熱愛,進一步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
以“舞”染人,感懷紅色激情。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者,通過紅歌廣場舞、紅色文學朗誦、老年合唱團等“沉浸式”體驗形式,用心演繹“紅色文化”,充分展現出群眾熱愛生活、健康向上、追求幸福的精神風貌和良好愿望,用紅色的歌曲、激昂的舞姿讓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兩當縣文藝志愿者編排了紅歌廣場舞5支,舉辦各類朗誦、合唱活動30余次,參與群眾達1500余人,進一步堅定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以唱響紅歌、跳動紅舞的方式,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促進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以優異的成績慶祝百年華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