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區地處甘肅東南部,是甘肅省唯一全境屬于長江水系并擁有亞熱帶氣候的地區,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潤,森林茂密,資源富集,在我國茶區規劃中屬全國高緯度、高海拔茶區,所產茶葉品質青翠透金、栗香甘醇。
茶葉產業作為武都區的特色產業之一,也是宜茶區群眾致富、產業振興的主導產業。
在裕河鎮孫家灣村的茶葉生產基地,引進了國內優良茶葉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最終遴選出適宜于武都發展栽植的優良品種進行推廣。并在整個生產過程嚴格遵循綠色食品生產規程,生產期間加強田間地頭的技術管理,確保茶葉原料品質達到綠色食品標準。
同時,由隴南市、武都區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共同新建茶葉質量安全監測點1處,結合隴南綠茶區塊鏈溯源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與茶葉產業深度融合,逐步培育形成智慧農業,對全區茶葉生產基地和茶葉經銷企業實時進行數據監測,確保茶葉質量安全。
今年春季以來,武都區不斷加強茶產業技術指導,邀請區茶葉站技術人員對當地茶葉企業、茶廠基地群眾進行科學化、系統化的管護技術和理論培訓,在茶園現場就修剪、鋤草、施肥、病蟲防害等技術進行詳細的講解與指導,并對低產茶園采取臺刈的方式,恢復樹勢達到增產提質增效效果,茶園管護水平不斷提高,茶葉產量也不斷增加。
裕河鎮鳳屏村民賈濤,憑借年輕好學、扎實能干的作風,被當地茶葉龍頭企業隴南臻怡瀾悅茶業吸納為公司員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參加過培訓的他說:“我們今后要多學習,多參加這樣的培訓,學習一些科學的管理方法,讓我們茶園增產,讓自己也多增加一份收入。”
裕河鎮鳳屏村位于武都區東部,去年12月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鳳屏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帶動全村174戶茶農,發展茶園1600畝,形成“合作社提供茶園管護技術、農戶管護采摘、公司加工銷售”的聯動機制。
武都區茶葉技術指導站站長李選成說:“截止目前,共組織技術人員70人次,對全區680人次進行了產業技術培訓,茶葉管護面積達4600畝,發放茶葉專用肥12.5噸,發放宣傳冊2000余份,修枝剪320把。”
近年來,武都區立足于區位特點和資源優勢,堅持把培育壯大茶葉產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以綠色和有機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茶葉產業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進程,優化產業布局,培育龍頭企業,著力打造品牌,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之路,同時,讓科技來推動農民增收,茶產業增效。
為了打通產銷對接產業鏈,武都區立足于本地實際,通過交流學習和市場調查,積極引進金隴紅、臻怡瀾悅、裕春茶葉三家龍頭企業,破解夏秋茶無人收、銷路難、收益小等難題。龍頭企業積極對符合企業標準的夏秋茶鮮葉采取包收包銷的措施,不僅增強群眾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信心,而且帶動群眾增加經濟收入,拓寬了裕河茶銷售渠道,豐富了裕河茶的品牌種類,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據了解,武都區茶葉分布在裕河鎮、洛塘鎮、五馬鎮、楓相鄉四個鄉(鎮)。截止2020年底,全區茶葉面積約3.3萬畝,可采茶面積約1.8萬畝,茶葉產量100.5噸,總產值約8500萬元,直接帶動群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茶葉產業已成為產區群眾致富的重要產業之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