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沿著高速看中國】武都:我們都是“新農人”

時間:2021-06-14 22:38: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石晨)“您好!這里是武都電商蘭海高速武都服務區直播間。”隨著主播宋春玉的開場白,新的一場直播帶貨開始了。

宋春玉是一名蘭海高速武都服務區工作人員,主要工作是在服務區旅游咨詢中心和油橄欖體驗中心向消費者介紹武都區美景、美食和武都橄欖油,直播帶貨只是她的兼職。宋春玉高興地說:通過直播,既對外宣傳武都區農產品,又增加了收入,我很喜歡這份兼職工作。而宋春玉的電商之路只是武都區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31226日,對于武都人來說,是打破武都境內無高速的破零時刻,歷史記住了這一天。

這一天,國家高速公路網G75線——蘭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隴南境內武(武都)罐(罐子溝)段正式通車,也是甘肅與四川首次實現高速連接,武都與四川廣元、成都等地之間實現全程高速,為中國西北與西南之間開辟出一條新的高速通道。

長期以來,武都境內無高速、無鐵路,國省道主干線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武都境內高山峻嶺與深陷河谷錯落相接,層層疊疊的山嶺猶如屏障,將這里與外界隔絕開來。直線距離只有數十公里的兩地,往往要繞著大山行數個小時。

“要想富先修路”為改變武都貧困落后的面貌,黨的十八大以來,武都區把發展交通事業放在重中之重,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對口幫扶、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全區進入了交通發展的快車道,不斷改善群眾出行條件,也托起了貧困群眾的“小康夢”。  

近年來,武都區將電商作為開啟山大溝深“空間屏障”的“金鑰匙”,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絡里的近在咫尺,按照“生于大山、立于脫貧、成于創新、貴于化人”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不僅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群眾收入,還打開了干部群眾思想解放的“開關”,倒逼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家住裕河鎮孫家灣村的村民賈玉花通過一次偶爾的機會參加了武都區電商中心組織的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對直播帶貨產生了濃厚興趣。隨后,她便在家開始刻苦鉆研直播技能很快,她在抖音、快手平臺上開始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裕河綠茶、土蜂蜜等系列農產品,并且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回頭客

20203月經過中央電視臺的專訪后,賈玉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裕河茶妹如今她年收入超20萬元,直播帶貨已成為她的新職業。同時,與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以高于市場5%-10%收購價優先收購貧困戶農特產品,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成為了全村人的“大功臣”。

如今的武都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身成為“新農人”,透過“一塊屏”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打包發貨的全過程進行展示,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武都原生態農產品的前世今生

而托起電商網絡的,還有越來越便利的物流體系,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則成了托舉強大物流體系的必備基礎設施。一條條高速像一條條臂膀,托起“一塊屏”,給一個個青年、一座座村莊、一塊塊區域帶來改變。

為了啃下物流行業最難啃的“硬骨頭”——解決到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武都持續深化區、鄉、村電商三級服務體系、物流體系和網絡體系,加強資金、人員支持,進一步完善鄉村網點建設,不斷提升電商和快遞的高效融合。

“我們現在開通了五條城鄉貨運班線,覆蓋26個鄉鎮,實現了每個鄉鎮每天早上發車,晚上回來,12小時往返的模式,通過我們多渠道的帶貨,使企業降低了企業30%的倉儲成本和20%的物流快遞成本,而貨物從區級倉儲中心到鄉鎮、村級分發站點也實現當日達或者次日達,在提高配送時效的同時,破解了外來產品下行配送‘最后一公里’和農村產品上行外發‘最初一公里’的物流難題。”東盛易暢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牟春青說。

深山中的武都與電商碰撞開始,經過一次次摸爬滾打、攻堅克難,這場試水成長為互聯網中搏擊風浪的武都智慧、武都力量和武都模式。據統計,截止2020年武都區共開辦網店2077實現電商交易總額約57.6億元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入駐商家396平臺服務網店線上銷售10億元培訓電商人員58936人次

未來的我們,沿著高速看武都不僅能看到沿途美麗風景,更能看到“新農人”們投身鄉村振興、在田間地頭奮斗忙碌的風采,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家門口找到詩和遠方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