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 ) 連通我國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最為便捷的交通要道——蘭海高速公路, 從甘肅蘭州到海南海口,跨越西北、西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將“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緊密聯結,而蘭海高速向南穿行經過的隴南市武都區,地處秦巴山特困片區,貧困面廣且程度深,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交通瓶頸制約曾是這里重要的致貧原因。
如今,便捷的交通將武都由偏僻角落變成了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全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 269公里,以蘭海、平綿兩條條高速公路構成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已基本形成。并且以公路為基礎,初步構建起鐵路、高速為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伴隨蘭海高速的建設,武都的城市發展也開始加速疾馳。高速公路兩側飛掠而過的風景,似在向人們講述這座“隴蜀之城”的巨變。
以前很多人,對武都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大溝深。看似距離很近的兩個地方真正走起來也許需要好幾個小時。2013年12月26日零時武罐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徹底結束了武都區境內沒有高速高速公路的歷史。武罐高速作為蘭海高速公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甘肅規劃的“四縱四橫”公路網主骨架中的第二縱,也是甘肅通往四川省、重慶市以及出海通道的南出口公路,也是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聯系最為便捷的交通要道。
近年來,武都區按照“水系五城、綠滿兩岸”的城市空間布局,堅持“工業發展、農業調優、旅游帶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的工作思路,不斷拓展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交出了一張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答卷。
“我們每天晚上都要在濱江休閑步道上散步,空氣特別清新,一路走下來有白龍江廊橋、錦鯉橋、濕地公園、棧道彎大橋等等這么多的公園和景點,讓我們這些老年人在看風景的同時還能鍛煉身體,我們非常高興,十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象我們武都都會有這么漂亮的休閑步道”市民李曉麗高興的高速記者。向李曉麗這樣喜歡散步運動的市民如今在濱江步道上隨處可見,市民的歡聲笑語就是對武都城市建設工作的最大肯定。
為了做好城市建設工作,武都區嚴格按照城市規劃總體要求,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城區綠化率,先后啟動實施了濱江休閑步道、東堤路景觀、城區供水擴建、兩水后壩水源地保護、城區污水管網改擴建、花滿城區等生態項目,使全區城市環境得到進一步修復,生態功能明顯改善。“十三五”期間,全區共栽植喬木2060株,灌木1970萬株,花草580萬株,草坪3萬平方米,園林綠化面積達43萬平方米。截止目前,全區城鎮化率達41.55%;城市供水普及率達96.5%;燃氣普及率達90.8%;污水收集率58.33%,處理率95.86%。
城市一張網、產業一盤棋,從交通末端到交通樞紐,交通的便利給武都帶來的不僅是出行效率的提升,也讓武都的特色產業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國各地。
“現在高速公路通車了,我們生產的花椒產品只需要4到5個小時就能通過高速公路發到成都、重慶的終端市場,而且由于我們武都的大紅袍花椒,粒大飽滿、香氣濃郁、麻味醇厚,外地的客商們都特別喜歡,現在我們也和貴州老干媽集團、重慶德莊火鍋等全國知名企業合作,一年線上+線下的銷售額大約1.5億元。”武都區柏林鎮瑞達花椒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寇瑞高興的說。
城市的發展,道路的暢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自駕”游客前來武都,人們不僅能感受“隴蜀之城”的風情萬種,還能前往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個個山間精靈——川金絲猴,更可以游覽武都壯美山川體驗寫意武都。
109萬畝花椒,49萬畝油橄欖……為武都贏得“中國花椒之都”和“中國橄欖之城”的美譽。疾馳于蘭海高速武都段,看到公路兩旁如詩如畫的城市景觀帶和璀璨奪目的城市夜景,令人心情怡然。
蘭海高速,使得武都成為西北連接西南、華南的商流必經之路和連接甘陜川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昔日貧困山區也已“化繭成蝶”,而未來的武都也將變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隴蜀之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