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椒紅山鄉——武都區花椒產業綜述

時間:2021-07-23 09:19:1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李俊興)武都區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岷山山系與秦嶺山地的結合部,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龍江中游,境內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型氣候,光熱資源充足,生物垂直分布明顯,資源品種多樣富集,具備發展花椒等特色產業的獨特氣候資源優勢,是全國花椒最佳適生區之一。所產“大紅袍”花椒以果皮丹紅、粒大飽滿、芳香濃郁、麻味醇厚享譽中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花椒產業,多年來,武都花椒實現了從“零星栽植、地埂模式”到“荒山開發、規模連片”的蛻變。中國甘肅在線

   “一開始是零星種植,后來村民們看到花椒價錢高、能賺錢,于是大家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村集體統籌規劃、村民自發參與建設花椒基地,開始大規模發展花椒產業。全村目前的花椒種植面積已達4000多畝。”馬街鎮沙坪村花椒大戶張永軍說。

近年來,武都區按照“1+4”產業扶貧機制,將椒農組織起來,發展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共同受益的集體合作社,承接“種植更新換代”、“治病害更新復壯”、“雙椒套種增加效益”、“路水窖三合一灌溉增產”等產業項目,與集體經濟掛鉤,關聯加工企業,連續十二年舉辦花椒電商洽談會,實現電商銷售的突破,有效促進了全區花椒產業的發展,花椒已成為全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截止目前,全區穩固發展花椒100萬畝(其中85%為大紅袍品種、5%為二紅品種、10%為八月椒、葉里藏等其它品種),已建成萬畝基地8處,千畝基地108處,花椒種植覆蓋全區37個鄉鎮(街道)、650個村。2020年全區花椒總產量6000萬斤,綜合產值36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武都花椒在全國具有“面積第一、產量第一、品質第一、農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業地位。適生區貧困人口花椒收入占比達到60%以上,11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花椒產業實現穩定脫貧。

在大力推進花椒產業基地化、規模化建設的同時,武都區不斷加強花椒品種改良和管護工作,在34個鄉鎮和3個街道分三類建設花椒種植示范區84萬畝,通過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加強園區樹勢整形修剪、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不僅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還帶動了周邊鄉鎮花椒產業健康發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穩步提升。為了給花椒樹品種改良提供技術保障,武都區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馬街鎮大李家村建設了一處30畝的花椒科技試驗區,可保證年出圃優質大紅袍適生苗10萬株。同時,從重慶江津區引種20萬株青花椒幼苗進行培育繁殖,經過優質優選、土壤改良、整地平床、栽植育苗、水肥管理等措施,有效保證了青花椒引種馴化的成活率,為花椒產業高效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武都區還制定了《武都“大紅袍”花椒集約化栽培技術規程》《武都“大紅袍”花椒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等技術規范,進一步促進了花椒產業生產走上了標準化之路。目前,全區已累計培訓農民180多萬人(次),品種改良200多萬株,編印《花椒科技管理手冊》和各種技術要點、資料80多萬冊(份)。花椒主產區舉辦的花椒綜合管理技術培訓班每年培訓1萬人次以上,直接提升了椒農種植花椒的科技素質。如今,不出武都區鎮域,花椒即可實現產、供、銷的產業鏈運轉,小花椒真正形成了產業大格局。同時,武都區搶抓各類電商平臺建設的機遇,積極引導花椒加工企業、產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鄉村干部開辦網店,實現了國家級貧困縣在發展電子商務與精準脫貧工作無縫對接,產業扶貧實現了質的飛躍。隨著花椒價格的不斷攀升,群眾的產業收入越來越高,致富的思路越來越開闊,干勁也越來越足。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