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振 孫元杰)琵琶鎮,位于武都城區東南部,地處福津河文化和洛塘河文化的重要交匯地帶。張壩古村落,為甘肅省唯一保存完整的感一代遷徙而來。村子依山傍水,河谷通達,屋舍古舊,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張壩古村落是隴南地區典型的鄉土聚落。背依四方山,面向麥稈山,大團魚河在村前緩緩流過。千百年來,張氏宗族世代在這里生息繁衍,原有的聚落格局與代表村落發展記憶的鄉土建筑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
村內現存28戶穿斗式建筑風格的青瓦房,依山傍水,負陰抱陽,縱向分布于大團魚河東岸二級臺地和坡地上。宅院為“一正兩廂”的合院式建筑,正房多為三間、五間或七間,處于院落的至高之處。正房前兩側多為二層廂房,廂房的后檐墻與正房的山墻取齊。廂房一層豢養禽畜,二層貯藏糧食、飼草及雜物,也可隨家庭人口增加,改為居住功能用房。
民居建筑結構多采用穿斗式木結構梁架,屋頂多為雙坡懸山頂,明瓦明椽,合瓦屋面,“透光不漏雨”。采用當地的石塊與片石堆疊筑就地基,以當地的粘土作為主料,配合石灰、河沙、瓦礫和干草營造墻體,以周邊山林的木料營造木構架。隔墻為竹蔑夾土的編芭墻制作工藝,承重圍護結構分開,具有“墻倒屋不塌”的優點,大大減輕了地震等外力對房屋的危害,極具力學的受力性和幾何結構的穩固性。
民居裝修中審美意趣,集中在木雕和石雕上。木雕多用于門窗隔扇、二層欄桿,窗格多用棋盤、龜背錦等圖案,個別有如意格并配鳥獸花卉或什錦嵌花,石雕則多用于臺階柱礎,以刀為筆、以石為紙,方寸之間盡顯優秀傳統文化之厚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