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春蘭)“我今年77歲了,行動不便,身體不好,長期吃藥,駐村干部和村醫經常來看我,問身體狀況,打通‘專辦熱線’說一聲,駐村干部就把藥帶來了……”老人黃雙翠說。疫苗接種是構筑群眾健康免疫屏障的重要抓手,針對60歲以上老人反映存在禁忌癥的情況,駐村干部和村醫積極行動,逐人逐戶調查排摸,測量血壓,建立臺賬,確!安宦┮蝗,應接盡接”。
“菜花1128斤、架豆王380斤……超市上門收購,直采直供、訂單配送,太方便了!”初秋時節,在武都區隆興鎮前嶺村,農產品搭乘產銷“直通車”,走進了市區的商場超市,贏得村民們的紛紛點贊。
5月份以來,琵琶鎮張壩村黨支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點亮微心愿”活動。主要采取“群眾說事會”“走訪入戶”等方式征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士等困難群眾的微心愿,通過黨員干部、志愿者以及愛心單位、個人認領,依托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平臺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解決面臨的“小困難”,將關心關愛送到了他們的心坎上。截止7月底,已認領圓夢38件“微心愿”,直接受益群眾700余人。
從最細微處見真情,這是武都區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武都區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全區計劃為民辦實事10546件,已完成5584件。其中,制定并實施“油橄欖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計劃全年新栽植油橄欖5萬畝,已栽植2.6萬畝,為25個鄉鎮(街道)的脫貧人口提供了穩定的產業收入;加快安化、桔柑小城鎮和漢王橄欖小鎮建設進度,新改建農村衛生廁所15000座,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完成了污水處理廠易地新建、兩水后壩水源地保護、城區供熱擴面、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填埋場等系列民生工程,拆除、改造燃煤鍋爐97臺,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處理率達100%,污水處理率達98%,供熱面積達115萬平方米……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任務,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蔽涠紖^委書記肖慶康表示。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武都區通過辦好一樁樁實事、一件件難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