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成縣核桃“觸電”變身“金蛋蛋”

時間:2021-09-13 22:25:1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通訊員 劉敏  喬偉  張楊捷)分揀、裝箱、包裝、確認訂單……,98日,當記者走進成縣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時,看到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銷售人員正在忙著整理新上市的鮮核桃,準備通過快遞公司發往全國各地。

今年,成縣核桃又迎來了一個豐收之年;當前,也是核桃銷售的旺季,這些來自漫山遍野無污染的優質核桃,經過核桃企業的加工,依托電商銷售平臺,進入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家中。

成縣,屬西秦嶺余脈徽成盆地、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農業產業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是成縣核桃,以其個大、殼脆、子仁飽滿、色澤鮮艷、香味獨特而聞名于世。

近年來,成縣圍繞以行政推進、基礎保障、產業支撐、平臺服務、宣傳推廣為主要內容的五項電商扶貧生態系統和打通“網店、平臺、就業、信息、入股、產業”等六條電商帶貧渠道,讓成縣核桃為主的特色產品走出隴南,走向全國。

隴小南——35000名代理的傳奇

“隴小南,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為本,深耕農業,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走進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大大的標語高高掛起,一目了然讓人了解到他們的銷售理念。

 靠近包裝車間就能聽到核桃叮鈴哐啷的撞擊聲、包裝膠帶的撕拉聲和員工們的交談聲。包裝車間內,大家分工明確,進行各自的工作,一邊是長長的傳送帶上用籃子裝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員工們正在專注的進行訂單盯對;一邊是進行去青皮核桃的包裝工作,分揀、裝袋、稱重、封盒和粘貼訂單號,流水線工作大家也干的津津有味,每5斤為一小袋,每袋都很貼心的配送一個核桃夾工具,旁邊的快遞盒已經堆積成小山。

“今天已經是我們隴小南銷售成縣青皮核桃和去青皮核桃的第五十多天,在這五十多天中,目前共銷售青皮核桃21萬多斤,銷售去青皮核桃33萬多斤。目前,發往廣東、江蘇這些地方的青皮核桃訂單最多,也非常受歡迎,去青皮核桃以青島和北京居多,今年核桃的銷售額已經達到400萬元左右。”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負責人趙武強說道。

趙武強是隴小南的主要創始人,他已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五年多。而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自運營以來,幾經探索,最終采取線上“分銷網絡+電商平臺”,線下以供應鏈、產業鏈、自營品牌深加工體系為核心的經營思路,通過聚合產業鏈環節,搭建一個服務于所有產品、品牌的線上商城平臺,吸納隴南本土的商業資源,開辟一條適合本地電商的自營路線,實現了隴南農產品的全國供應。

來自江蘇的劉先生是隴小南的分銷代理商。今年,他是分銷代理商中成縣核桃賣的最好的一位,已經銷售成縣核桃3000多單,19萬元。目前,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已組建83個微商分銷群,吸納分銷代理近35000余人,分銷代理覆蓋全國34個省市區。

據了解,隴小南已整合全市范圍內180多家企業500多種優質網貨入駐,僅2020年銷售額就達到了4500萬元,其中青皮核桃、去青皮核桃及核桃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00萬元。從2021年元月以來,銷售額已達到了2800多萬元,其中青皮核桃、取青皮核桃及核桃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了840多萬元,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張會林——鄉村醫生變身“網商達人”

張會林來自雞峰鎮的一個小山村,從隴南衛校畢業以后,他在老家開了一家診所,成了一名鄉村醫生。從2003年到2007年之間,他在北京修過地鐵站、在山西挖過煤、在蘭州擺過地攤,也在成縣收過“破爛”。20132015年,他組建中藥材加工基地,并依托合作社積累的貨源、人脈等優勢,注冊成立成縣家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之后,他租賃了2800多平方米的加工場地,并開始研發以核桃為主的網銷產品。

在成縣家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公司生產有關核桃的產品種類較多,有棗夾核桃、琥珀核桃、核桃醬、核桃油、核桃早茶等8個系列之多。2018年,家裕生態農業網貨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琥珀核桃、棗夾核桃等網紅爆款網貨,并在當年8月拿到食品生產許可認證(SC認證),小核桃成為了大美味。

“今年我們成縣的核桃八月份基本上已開始上市,僅八月這一個月,鮮核桃銷量達到5000多單。截止今天,就已達到5600單,銷售額在40萬左右,主要針對青島和廣州市場,在青島市場上,我們成縣的鮮核桃是非常受歡迎的,銷售額相比于往年,在一個月之內比去年要高很多。”成縣家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會林說道。

成縣家裕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核桃相關產品的企業,主要為隴小南、同城配送、青島花田食品、郵樂購等網商提供核桃系列產品。同時,線上在全國扶貧832平臺、天貓、淘寶等自主銷售。僅2020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大關,2021年至今也已銷售600多萬元。

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成縣依托縣內傳統企業、電商企業和電商協會等市場主體,建成各類網貨供應平臺,強力推進以成縣核桃為主的農特產品網上銷售,想方設法增加群眾收入,利用互聯網+電商,倒逼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從最初的商販買賣原始農特產品模式,逐漸發展到現在的一座座廠房的建成,一條條生產線的落地,一個個極具特色的網貨產品問世。

目前,成縣有網貨生產線41條,電商扶貧車間16家,SC認證網貨177款,組建電商團隊37個,電商網店(微商)4000余家,以核桃為主的30多種農特產品熱銷全國。2020年,成縣線上線下銷售各類農產品2.18億元,其中核桃系列產品達到8000多萬元。2021年至今,成縣線上線下已銷售各類農產品1.89億元,其中核桃系列產品達5000多萬元。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富民是根本。如今,成縣核桃綜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的進一步提高,使更多群眾從核桃產業發展中受益。51萬畝核桃搭乘互聯網“快車”,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