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崔麗紅 李強)康縣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總要求,以“學黨史、悟思想”推動“辦實事、開新局”的工作思路,傾力推出了以 “看、聽、唱、誦、講、賽、展、繪、辦、促”等十大特色活動,形成了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學習途徑,扎實有力的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入心入腦、走深走實。
看電影 學黨史
重溫經典影片,接受精神洗禮,感悟革命先烈不畏犧牲、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廣大黨員干部把在影片中汲取到的革命精神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堅定信念、立足崗位、直面挑戰、保持奮斗韌勁、扛起責任,將先輩們開創的事業推向前進。
在觀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陳紅軍 衛國戍邊 家國永念》專題片后,康縣各級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中小學生和廣大群眾紛紛談感想、講體會。他們表示,英雄人物赤膽忠誠,保衛祖國,敢于斗爭,不畏犧牲,一定要以英雄為榜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奮勇前行,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
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觀看紅色革命電影——《百團大戰》《百煉成鋼——黨史上的今天》《建黨偉業》《馬蘭花開》等紅色影片935場次20473人次。31支放映隊走村入巷,在全縣350個村1016個放映點上播放紅色電影4068場次。
聽故事 悟思想
“沖啊,沖啊”“我叫趙懷忠,1965年出生,今年56歲......”。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康縣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鞏克俊同志以“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為主題,深入縣直各單位開展“講黨史”活動。革命老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詳盡地敘說了自己報國從軍的人生經歷和愛國情懷,用鮮活的故事情節闡述當年紅色革命歷史,一次次宣講洗禮著聆聽的黨員、群眾和師生。
康縣是隴南紅色文化的搖籃之一,在康縣大地上書寫著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故事。受邀請的老戰士、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老專家,用他們生動鮮活的親歷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講述黨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重溫歷史,點亮信仰之光,點亮紅色資源之“魂”。
唱紅歌 漲精神
6月,康縣隆重舉辦“百年譜華章 頌歌獻給黨”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動,來自縣直各部門,省、市駐康各單位的14支合唱隊近2000名演唱者伴隨著恢宏大氣的歌舞、聲情并茂、飽含深情。一首首歌曲聲聲入耳,激昂的歌聲喚醒許多人的紅色記憶,一曲曲膾炙入口的紅色歌曲唱出了康縣各級干部的心聲。在晚會現場,全體演職人員和在場觀眾揮舞著黨旗一起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用嘹亮的歌聲感恩黨、祝福黨,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康縣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風貌。
同時,各鄉鎮結合表彰“兩優一先”“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走訪慰問等,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愛黨、愛祖國、愛家鄉的熱情,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誦黨史 憶黨恩
“我,就想起了你,中國共產黨 想起了你風風雨雨,波瀾壯闊 一路前行的一百年......”市政廣場上康縣數十名朗誦愛好者正在朗誦康縣本土詩人李國治撰寫的詩歌《五月,我在康縣大地上放歌》。
為激發新時代青年干部的熱情,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凝聚奮進前行的力量,更加扎實地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兩河鎮、城關鎮、城關第二小學分別以“學好黨史,做新時代的好干部”“重溫黨史輝煌、凝聚奮進力量”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望關鎮鎮村黨員干部在“七一”前夕,舉行《永恒的紅色(組歌)》朗誦。將黨的100年來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先烈、英雄人物、時代楷模和優秀共產黨員感人事跡鮮活再現。
講黨課 增信念
為促進學習效果提升,將黨的最新理論傳遞到基層黨員心中,縣委講師團分階段分批次赴各鄉鎮、各單位向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學生、基層干部群眾開展黨史知識宣講450場次。縣級領導深入聯系鄉鎮和分管領域開展講專題黨課68場次,各鄉鎮黨組織負責人、包村領導講專題黨課2014場次,圍繞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講專題黨課806場次。
圍繞“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主題宣講,各鄉鎮成立理論宣講組,各包村領導、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圍繞鄉村變化、脫貧攻堅成果、產業發展、惠農政策及農村實用法律知識,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結合當前開展的各項工作,深入村社、走進田間地頭,貼近群眾,利用農村小舞臺、小講堂、小廣場等載體談家鄉變化、講黨的政策、樹感恩意識、謀發展思路,開展互動式“微宣講”400余場次。
賽水平 強學習
“以比鼓勁、以賽促學”。為加深對黨的歷史的了解,檢驗學習成果,增強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的積極性,提高政治覺悟,掀起學習熱潮,康縣舉辦了全縣黨史知識競賽,全縣共有21個鄉鎮90個縣直及省市駐康單位黨組織600余人參與競賽活動,并榮獲了全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中三等獎的佳績。
太石、云臺、碾壩、兩河等鄉鎮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鎮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全縣80個單位開展了黨史知識測試,太石、望關、岸門口等鄉鎮單位在轄區開展黨史知識“快問快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了“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甘肅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四史”宣傳教育網上知識競賽活動,參與人數達到1339人。
展艱辛 筑輝煌
“群山滴翠迎盛世,翰墨盡染頌華章!”康縣重舉辦了‘篳路藍縷·百年芳華’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圖片展暨‘喜迎建黨百年•聚焦康縣巨變’金徽杯康縣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百年光輝路•開啟新征程’康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和“康縣黨史檔案展”。
書畫、攝影作品形式多樣,立意新穎,主題突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及康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了康縣的秀麗山水、美麗風情、質樸人文,展示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展示全縣了上下久久為功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
據了解,共設置展板44塊,縣內名家書法作品52幅,繪畫作品21幅,攝影作品200余幅,300照片、200份文件、20余份珍藏檔案。各鄉鎮結合美麗鄉村提升將歷次代表大會和“中國精神”融入到廣場文化中,制作景觀小品21處,設置宣傳欄716塊,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懸掛橫幅902條,進一步加深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革命斗爭的認識。
繪童心 育新人
“我們在特色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元素,不斷探索智育與德育同步培養的結合點,逐步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的育人模式”碾壩鎮中心小學校長吳志輝說。
今年以來,全縣各中小學以“童心向黨”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黨的故事我來講”“學黨史、知黨恩、感受建黨百年鄉村巨變”“我把歌聲獻給黨”、手抄報和繪畫展等實踐活動,進一步樹立了青少年從小崇尚英雄人物情懷,構建了青少年遠大目標理想,建立了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了教育全面均衡發展。
學黨史,不忘育人初心;感黨恩,爭做時代新人。走進康縣,隨處可見的石頭畫、麥稈畫、瓦片畫,一場現代藝術與鄉村自然的安靜對話在這里譜寫,給寂靜的村莊增添了文化色彩的同時更增強了學生學習黨史的濃厚興趣和愛黨愛國的高尚情操。
辦實事 顯擔當
“家中老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需要村上協助溝通車輛接送其接種疫苗。”“水管破裂導致日常飲水不足,需要協助修理。”“道路因雨季降雨量大,部分路段沖毀,需要維修”等等群眾呼聲一一得到解決。
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堅決貫徹落實縣委1號、2號、4號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作用,結合“黨員志愿服務感黨恩”實踐活動開展,轉變作風,改進服務態度,以“最多跑一公里”的服務理念著力解決黨員群眾熱切關注的“急難愁盼”等問題,在為農民群眾排憂解難中自覺踐行初心使命。緊緊圍繞黨史宣傳、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文明創城、整治環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志愿服務、新冠疫苗接種、苦難群眾走訪慰問等中心工作和民生實事入手,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服務黨員群眾實效,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真正做到了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
目前,累計摸排幫辦實事2519件,完成1643件,出臺政策機制222件,領導班子幫辦實事911件,黨員干部幫辦實事2387件。
促學習 抓成效
“以指導促進學習效果,以督辦解決存在問題,以巡查提高學習質量。”為全面掌握黨史學習教育進展,發現先進典型和工作亮點,準確掌握存在的問題,及時研判黨史學習教育形勢,從各部門、各單位抽調46人組建了1個督導組和10個巡回指導組,分月制定了黨史學習教育督導清單,對111個參學單位定期不定期的開展巡回督導和專項督導。有力的促進了全縣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康縣堅持“實”字當先,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上持續下功夫,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切實把老百姓的好事辦實、實事辦好,不斷讓全縣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和關懷,為促進全縣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