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崔麗紅 李強)初冬的午夜,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一行行明亮的路燈和風景樹靜靜地站著街道兩側,這是多么幽情的夜晚,或許你早已進入夢鄉,享受著愜意的溫暖。可是,隨著疫情突然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了。作為公共衛生領軍人物、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康縣疾控人,再次站在了第一線。
“這是新送來的重點人群采集樣本,趕快檢測。”
“迅速把流調信息整理出來。”
“趕緊去某某場所進行消殺......”
在核酸實驗室里,在流調地點,在消殺場所,隨處可見身著連體防護服、佩戴防護口罩和面罩的疾控人員,與病毒過招,同時間賽跑。
核酸檢測具有高風險性,盡管防護到位,但每天接觸可能含有不同病毒的樣品,還是有被感染的風險,工作人員只能采用“三點一線”、吃住在崗位的閉環管理模式。因為核酸檢測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關系到疫情防控實時動態、關系到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
在核酸實驗室里,5名全副武裝的檢測人員從接收核酸采集樣本、核酸提取、體系配制、程序調試到上機檢測,每個流程環節都要精準到位,不得有絲毫馬虎。“我們必須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才能保證每一份采樣的檢測結果準確無誤。”核酸檢測實驗室負責人賈世生說。
自10月17日以來,去過康縣花橋、朱家溝的一名游客劉某在蘭州被確診,加劇了康縣的疫情防控形勢。縣疾控中心每天要采集和接收近2000份核酸樣品,平均每天需要做4次以上實驗才能完成所有樣本的檢測。5名工作人員白天采集和接收樣本,整晚進行實驗。但為了贏得時間,疾控人常在“白+黑”、“5+2”,24小時連軸轉模式中奮戰的疫情防控戰主戰場。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縣疾控中心流調人員、消殺人員也穿梭在各個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在最危險的地方默默奉獻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使命,守護著康縣20萬人的健康。
“我都好多天沒有見過孩子,也沒有聽過孩子的聲音了。”作為疾控人,我們扛下所有風險,換來大家的平安健康,苦點累點不算啥,這是疾控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幸好,10月17日至26日,全縣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共采樣21751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0月26日19時至27日10時,對蘭州確診病例劉某行程軌跡涉及的望關、長壩花橋、岸門口朱家溝的重點人群共計采樣3583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疫情還未結束,防控工作仍在進行中,我們將繼續努力,攻堅克難,堅決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阻擊戰。”康縣疾控中心主任劉宏洲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