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疫情防控毫不松懈 油橄欖收購加工有序推進

時間:2021-11-02 21:32:2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王治 白雪茹 李劍超 )金秋十月,正值武都區橄欖果采摘時節,在疫情防控期間,武都區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按照有序采摘、預約交售,執行制定收購指導價、滿負載生產的辦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橄欖果采收加工工作。

nEO_IMG_圖片13.jpg

在吉石壩隴錦園油橄欖種植基地,上千畝的油橄欖樹郁郁蔥蔥,一顆顆飽滿的橄欖果掛滿枝頭,成片的橄欖林下,到處都是果農采摘橄欖果的忙碌場景。

2014年,我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3000多畝的土地種植油橄欖,今年是個豐收年,無論是從產量和品質都非常好,盛果期的林地估計能結果100多噸。”正在和工人們一起忙碌在豐收林里的隴錦園油橄欖公司負責人王金平高興地說到。

nEO_IMG_圖片14.jpg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開春以后就可以再修二層新房了!”在祥宇生態產業園的交果現場,望著電子秤所顯示的數據,外納鎮錦坪村的賈早德高興地咧開了嘴,盡管此時他已忙活得滿頭大汗,但臉上真摯的笑容掩飾不住他的喜悅。“今年政府又發了苗木,實行油橄欖三年倍增計劃,村上的合作社也和祥宇公司簽訂了長期收購協議,閑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年輕人也樂意回家發展,大家的幸福感增強了不少”!賈早德開心地說到。

nEO_IMG_圖片15.jpg


十幾年前,賈早德所在的村子都是種植土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為主,年收入水平低,很多農戶都戴著貧困的帽子。2005年起,外納鎮開始大力發展油橄欖種植,全村50多戶都種起了油橄欖樹,幾年之后,長大的橄欖樹開始結果,賈早德發現比起傳統農作物,油橄欖更好種植,不需要打農藥,采摘也省力,管護方便簡單。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如今的賈早德已經從一個種植戶成長為村里的油橄欖專家。不但能認識十幾個品種的橄欖果,還經常對同村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目前他已經種了80多畝地的油橄欖,今年預計能采收20多噸,收入13萬元左右。

眼下正值油橄欖收購期,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秋天少了往日的喧囂,為貫徹落實省市區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確保今年油橄欖鮮果收購工作圓滿完成,隴南市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發布“祥宇公司關于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堅持做到防范有措施、執行有力度、安全有保障。

nEO_IMG_圖片16.jpg

在祥宇生態產業園的油橄欖鮮果收購現場,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做到精準收購、預約收購、入場的所有車輛和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防疫檢測消毒,才能入園。同時,公司加強內部員工管理,要求員工主動進行核酸檢測,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要求職工在園區內食宿,沒有特殊情況不得回家,返回園區時必須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行程碼,合格后方可入園。

nEO_IMG_圖片17.jpg

甘肅時光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疫情防控措施嚴密,交售鮮果的車輛進出井然有序。企業工人戴口罩認真仔細的驗果、過磅,加工車間里兩條生產線火力全開,一框框分裝好的鮮果被送入生產線。

“我們公司今年的油橄欖收購加工,1023開始,每天收購加工量大約100噸左右。截止28,一共收購了570噸,加工了550噸左右。在做好生產加工的同時,我們也加強了疫情防控措施,整個交售、生產、加工環節都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進行,入場人員必須進行體溫監測、‘兩碼查驗’、消毒消殺甘肅時光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向明向筆者介紹到。

吉石壩街道是武都區油橄欖種植面積產量較大的鄉鎮(街道)。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吉石壩街道辦按照區委、區政府今年春季實施的油橄欖產業三年倍增計劃的工作安排,積極對接區油橄欖產業辦的技術人員,完成了三個社區共3.6萬株油橄欖高接換優和補植栽植工作,低產區升級1650畝,有效提升了油橄欖的產量。

吉石壩街道辦副主任劉方圓說:“今年的油橄欖收購加工,我們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有序、分批組織三個社區的果農進行交售,并協調轄區內的三個油橄欖加工企業優先收購社區果農采摘的鮮果,從而增加居民收入,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武都區2021共落實油橄欖栽植地塊面積50347.6畝,春季栽植24060.6畝,計劃秋季栽植26287,油橄欖三年倍增計劃正在持續推進中。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