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王治)按照省市區開展“無疫小區(自然村)”創建活動的部署要求,魚龍鎮迅速行動,強化責任落實,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面調動群眾參與抗疫的積極性,形成上下聯動、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筑牢疫情防控“紅色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魚龍鎮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及時進入臨戰狀態,啟動疫情防控監測點(鎮級2個、村級33個),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鎮級監測點由科級領導帶班值守,村級監測點至少有一名村“兩委”成員參與值班值守,對返鄉人員嚴格執行“六碼聯查、測溫、查驗核酸檢測、登記”,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人物同防”,非必要不進入,非必要不外出,嚴格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可能造成的感染風險。
為切實做到疫情防控“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人”,魚龍鎮推行“支部+網格”排查監測模式,實施網格化防控管理,組建村級黨群突擊隊,成立由村社干部、村社網格員、黨員、志愿者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組成的“排查員”隊伍。排查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對轄區內來自或途徑蘭州、張掖、天水、宕昌、內蒙古等風險地區和省外返鄉人員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摸排,分類建檔立冊,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每天查驗一次健康碼,為更好落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為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疫情防控意識,掌握防疫常識,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魚龍鎮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抖音、懸掛橫幅及宣傳車宣傳,各村通過微信群、村喇叭、入戶宣傳、張貼發放宣傳單及移動小喇叭等方式,線上線下宣傳疫情防控最新政策、防疫常識和創建“無疫自然村”要求等,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做好自身防疫工作,不走親訪友,非必要不外出,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將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宣傳到全鎮每一戶、每一人,構筑起黨建引領、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做合格的疫情防控“宣傳員”。
自本輪疫情爆發以來,為確保環境衛生干凈整潔,避免細菌病毒滋生,有效防范病毒傳播。魚龍鎮各村結合環境衛生秩序百日集中整治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對疫情監測點等公共場所嚴格落實“每日消毒”制度,同時,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人員作用,結合黨群活動日,組織黨員、群眾對河道溝渠、道路兩側、村莊周邊進行地毯式無死角清理,并引導群眾做好自家室內室外、院里院外、房前屋后環境衛生清掃,確保室內及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全面鏟除病毒滋生和傳播土壤,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生產生活環境,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期間,魚龍鎮更加重視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特困供養人員、殘疾人員、空巢老人、低保對象、居家隔離人員等對象的服務和需求,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載體,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行動和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強化安排部署,壓緊靠實責任,各村由包片領導主抓,帶領由駐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及村組干部組成的工作組,按照“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原則逐戶逐人排查,建立工作臺賬,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關愛幫助措施,為他們的生活保駕護航,給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
各村成立督查勸導組,對村內未佩戴口罩、聚集聊天和串門的群眾進行督查勸導,嚴格落實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不串門等防疫舉措。鎮紀委堅決扛起監督政治責任,靠前監督,全程監督,精準監督,采取定期不定期督查和明察暗訪等方式,對各村疫情防控各項舉措落實、鎮村社三級網格員責任落實、“無疫自然村”創建、村組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及監測點值班值守人員到崗到位等進行督查檢查,發現問題當場交辦整改,以問題整改促進工作落實,為全鎮疫情防控各項舉措落實落地、努力創建“無疫自然村”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
當前,全鎮已掀起“無疫自然村”創建熱潮。接下來,魚龍鎮將繼續以創建“無疫自然村”為抓手,進一步發揮村黨支部和黨員作用,充分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凝心聚力共創“無疫魚龍”,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