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買來20斤大米,一箱子火腿腸,兩盤雞蛋,給學生們做一頓揚州炒飯……早上9點,張勝忠校長就開始在廚房忙碌著。
10月21日,由于疫情突然暴發,全縣實施交通管制,讓哈達鋪中學40名學生暫時滯留在校園,在學校老師的心理疏導下,他們情緒穩定,積極配合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22日開始,該校老師在全面掌握滯留學生安全、防疫及生活現狀的同時,將學生分配給包干教師,重點解決他們的吃飯、取暖、心理輔導等實際問題。
“學生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泡面吃久了也不是個辦法。”張勝忠校長看著學生們吃了三天泡面犯了愁。
“為孩子做頓家常飯……”在張校長的帶領下,由學校20位老師組成的“愛心廚房”在校園里臨時建立起來。張校長的戰疫夫妻檔也加入校園“愛心廚房”團隊,他們齊心協力,每天給滯留學生輔導功課心理咨詢,宣講防疫知識,按時報到顯廚藝,自發拿出食鹽、鍋碗瓢盆、米面醬油,調料。切胡蘿卜切丁、火腿腸切丁、土豆切丁……精心準備愛心午餐,當日,快十二點的時候,一頓美味的楊州炒飯好了。張校長讓劉鵬老師幫忙給學生分飯,每人一大碗,老師往碗里盛飯的時候,學生一直喊:“夠了夠了”,張校長站在旁邊一直說:“多打些,多打些。”
自10月21日以來,哈達鋪中學“愛心廚房”里精心制作可口的飯菜,讓滯留在校的學生改善伙食。吃住不發愁,看著愛心老師們每次做好的營養餐孩子們吃得香甜,張勝忠校長和妻子的也跟著笑:“孩子們吃得舒心,就不想家了!”
“但愿疫情早日結束,讓校內住宿的學生吃上有家鄉味道的飯菜。”連日來,學校劉鵬老師的一條朋友圈迅速發出,校園愛心匯聚而來。50個大餅,剛蒸好的包子,一大桶燴菜,一大盆洋芋,水果、牛奶……學生們的食物從泡面變成了豐富的餐食。
疫情無情人有情 ,一鍋熱飯暖人心,在哈達鋪中學校園,升起了一縷“希望”的炊煙。一碗臊子面,一頓“校長版”揚州炒飯,“一對二”的專屬午餐,讓滯留校園的40名學生,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疫情無情抵不過校園煙火,看似平常的“三頓飯”,卻是一種家人般的守護。一名學生的家長在微信群里感激地說:“因為疫情,我們在家出不來,孩子沒有辦法回家,老師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給吃管住,心理輔導,我很感動,真心感謝哈達鋪的老師們辛苦了。”
縣委宣傳部 劉國慶 馬 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