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杜寧生)康縣交通的過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而如今是“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通村暢鄉,成為造福群眾的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為康縣發展帶來了人氣、財氣,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也為康縣彰顯區位特色優勢,實現經濟后發趕超開通了綠色直達通道。
近年來,康縣立足山水生態優勢,依憑豐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始終秉持交通先行理念,堅持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支撐,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助推全域旅游為方向,以“六再”行動為抓手,著力加快公路交通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在加快以農村公路為重點的“四好農村路”建設提質擴面與全域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成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交通保障。
立足“四好農村路”良法善治,實現農村公路“通村暢鄉”
康縣聚焦生態優美、物產富集與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矛盾,以改善交通條件為抓手,著力在理念上革新、觀念上突破、思路上完善,連續10年在縣委1號文件中將農村道路建設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保障,搶抓中央、省、市重大利好政策機遇,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包抓責任、創新辦法舉措、完善工作機制、嚴肅考核問責,聚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脫貧攻堅、全域旅游、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十三五”以來,共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和“暢返不暢”整治等農村公路項目698項,累計建設里程2850公里,修建便民橋127座,全縣350個建制村已全部通暢,1642個自然村100%通達、78%通暢,鄉村道路互聯互通,路網布局完善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國省干線為骨架,縣鄉村社道路為支撐的通暢交通體系。
立足“四好農村路”輻射帶動,鋪就鄉村振興“快速通道”
康縣始終堅持把交通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引擎,通過構筑外聯內暢的交通路“骨架”,逐步打通縣域經濟發展“命脈”。扎實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工作,充分調動全縣各級的積極性,積極創建陽壩鎮、王壩鎮、迷壩鄉等示范鄉鎮,梅園新村、何家莊村、姚山村等21個示范村和鄭迷路、豆店路、長壩至大山、王壩至大水溝等典型示范路,堅持示范帶動、提質擴面、全面推進。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經驗,通報表揚先進,全面帶動輻射廣泛農村公路。圍繞全縣已建成的350個美麗鄉村,持續加大鄉村旅游道路建設力度,織密了鄉村公路網絡,配套完善了通村路、旅游路、致富路、產業路、觀光路等致力打通農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大批山貨收購車輛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農特產品,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運輸難、銷售難等問題,全面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公路交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煥發出了旺盛生命力。
立足“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村公路+”新模式
康縣堅持把發揮好“四好農村路”功能要素作為旅游開發的重要支撐,推動實施“農村公路+”旅游、產業、扶貧等發展新模式,通過開發利用公路的旅游功能,精塑節點、完善布局,在道路布線選型、公路設施安排、功能設置與結構構型、文化風貌特色彰顯等方面,盡可能與旅游發展需要及旅游發展規劃相結合,注重生態保護和路景結合,充分發揮了農村公路“舒經活絡”功能,有效豐富了“快旅慢游”的極致體驗,有效盤活了地區資源,帶動了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特色種養業、客貨運輸等產業發展。同時依托公路建設高標準打造生態旅游文化風情線、“茶馬古道”驛站、低埡云海等旅游節點28處,將沿途花橋村、鳳凰谷、大水溝、何家莊、朱家溝、桂花莊等108個美麗鄉村串珠成鏈,并適宜配建了觀景臺、停車帶、休息區等,形成了“景中建路,路中布景”的凸顯效應,實現了公路交通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為我縣全域旅游開發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立足“四好農村路”優良路率 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
健全養管機制提升通暢水平。堅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邊建邊管的原則,全面落實“省級指導、市級考核、縣為主體”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強化縣、鄉鎮政府對本轄區內農村公路養護的主體責任,制定完善了全縣農村公路管養辦法,全面推行“路長制”,持續推行農村公路災毀保險試點。進一步強化農村公路養護主體責任,堅持把農村公路養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多渠道整合解決道路養護維修資金,設置村級公益性崗位285個,實現了“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常態化機制,全面提升了公路安全、便捷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加大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力度,全域推進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大力開展“花滿康縣”活動,全面加快美麗農村路試點工作,對境內所有公路沿線規劃建綠、見縫插綠,形成了“處處有景、四季有花”的觀景長廊。
多年來,康縣從用雙腳丈量里程到車流穿梭如織,從晴天揚塵、雨天泥濘的鄉村土路到現在通到家門口的水泥路、柏油路,從屈指可數的幾條國省道到道路交通網絡全面發展……康縣交通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勤勞、汗水和智慧編織了一張張便捷的交通網絡,讓康縣“四好農村路”由“通”到“暢”,再到“好”,把“四好農村路”融入到產業、物流、環境、特色經濟的大生態體系,形成整體合力,成為鄉村振興征程中廣大農民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