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茍小巖是隴南市宕昌縣人民醫院的一名內科醫師,疫情防控期間他主動請纓,毫不畏懼,用一位醫者的職責和一個普通人的無私完成了兩次“生命擺渡”,將患者送到“希望的彼岸“。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仁者醫心,成為最美逆行者。
10月23日上午,隴南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并住進宕昌縣中醫院隔離醫學觀察病房。
“請領導安排我去隔離病房工作。”平時不善言辭,話語不多的茍小巖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站了出來。
兩年來,他一直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并一直負責科室發熱病人上報工作,有臨床醫療經驗的他,早已做好了時刻戰斗的準備,院領導經過商議同意了他的請求。
作為隔離區的醫務人員,與病人密切接觸最多,這也意味著他們隨時有被感染的風險。茍小巖做好全面防護,臨危不亂,他一邊細致地做好每一項臨床治療工作,一邊安撫病人的情緒。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接到縣疫情聯防聯控辦指示,要將病人送往省城定點醫院治療。“讓我去!”茍小巖又一次站了出來,這一次的請戰理由是他已經熟悉了病人的情況,更有利于轉運工作的順利完成。
茍小巖是丈夫,是父親,是兒子,是大夫,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不是不怕,只是在危難時刻,我作為醫務工作者和正在被黨組織考驗的入黨積極分子,就應該全力以赴,沖鋒在前。”茍小巖的聲音鏗鏘有力。
一聲令下,茍小巖和三名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的“戰友”踏上了護送病人的征程。
“醫生,這個病應該能治好吧?”“醫生,我會配合治療的,只是心里有些害怕。“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茍小巖回憶,病人一路上頭暈、咳嗽,情緒也并不穩定,還一直伴有暈車反胃的癥狀。
“你放心,到了省上就有最好的醫療設備,最專業的大夫,一定會治好你的,我們一定把你安全送到。”一路上,茍小巖除了做好一切醫療必備工作,一直耐心地安撫著病人。
6個小時的車程,茍小巖和同行的醫生們一直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們一路上不吃東西不喝水,避免上廁所的麻煩。“雖然很辛苦,但是能讓病人及時得到救治,這根本不算什么。”茍小巖說。
第一例患者安全送達,茍小巖立馬返回宕昌,12個小時的往返車程,他已經精疲力盡。“最后返程的時候,感覺時間是一分一秒度過的。”等回到醫院,臉上防護面罩的壓痕已經深深地陷進了皮膚,汗水已經滲透了整個防護服。
經過醫院嚴格的消殺和換洗……他繼續投入隔離病區的工作。10月26日凌晨,隴南市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轉入宕昌中醫院傳染病區,他接到命令,繼續參與到第二例病例的轉運工作,同樣是12個小時的車程,同樣的全封閉防護,同樣的使命所在,安全所達。
“情況緊急,沒有告訴你一聲,你在前線也注意防護。”“你放心去,現在正是患者需要你的時候,答應我一定保證自身安全。”茍小巖的妻子王愛茹也是一名醫生,也在防控一線,因為值守在各自的崗位,他們沒有見面,也沒有時間通話,簡短的微信對話告知了各自的情況。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他始終挺立在最前線,哪里最危險他就去哪里,沒有一絲一毫的松懈。”宕昌縣人民醫院院長張遠忠說。
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累了他會看看孩子們的照片,8歲的大女兒為抗疫前線的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爸爸媽媽,你們是我心中的英雄,我為你們驕傲!”
正因為有千千萬萬個“茍小巖”這樣的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沖鋒在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他們是誰的兒女,又是誰的父母,我們不可知,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守護千萬家庭的英雄。(劉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