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 黃驪珠)
為著力破解農業機械化面對的山地破碎這一特殊難題,2020年在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的支持下,武都區建成了4條2500米的田園運輸軌道,引進了新型山地單軌運輸車。通過以機器替代人力,使我區山區產業的運輸環節從傳統的“人背馬馱”一步跨越到自動化、智能化作業。
立亭萬畝油橄欖產業示范園位于武都區外納鎮,園區內栽植了萊星、奇跡、佛奧、皮削利等十多個優質品種,栽植總面積達1.2萬余畝,鮮果年均產量達4000多噸,年產值達2400余萬元。在引進山地單軌運輸車后,園區內由以前需要幾十名工人采摘到如今只需裝卸工2人;在非采摘期,還可運送肥料、農機具等物資,有效的節約了生產投入成本,真正助力果農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道”。
據了解,山地單軌運輸車運行效率高、功率小、油耗低,一條軌道一次運輸量為200公斤,爬坡500米也只需11分鐘。
“這個單軌車建成以后,降低了園區與老百姓的運輸成本,提高了專業合作社與果農的經濟效益。從運輸效果來講,達到了省工省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了50%以上的運輸成本!蓖饧{鎮黨委書記孟主干說!
山地單軌運輸車取代了人工挑夫,改變了往山上運送肥料、往山下運輸產品全靠肩挑背扛,費時費力、效率低的狀況。機器替代人工,極大的減輕了果農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有效解決了收獲季招工難的問題。
“以前的各種果用物資都是從山腳下背到山上來,相當吃力。現在只用背到路口就可以用運輸車運上來了,又輕松又快又方便。”外納鎮稻畦村村民茹小燕高興的說。
今后,武都區將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通過擴大油橄欖、花椒等產業的種植面積和品種高接換優,不斷增加產量,降低種植、采摘、加工成本,進一步提高產業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促進全區優勢特色農產品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