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孟濤濤)即將揮別2021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以推進鄉村振興統攬“三農”工作全局,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武都區上下齊心協力,逐夢前行,經濟社會發展打開新局面、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回顧一年來我們走過的不平凡歷程,見證一個目標清晰、步履穩健、開放多元的活力武都。
落實產業倍增計劃 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鄉親們的收入才能穩定增長。武都區按照“3+6”農業特色產業體系,扎實推進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形成了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套實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專家團隊、一套考核體系。全年完成中藥材種植13.36萬畝、蔬菜種植18.13萬畝,建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15個,新栽植茶葉0.11萬畝,完成茶園綜合管護0.5萬畝,發展中蜂14655箱,存欄肉兔5萬只、種兔1.5萬只,出欄肉兔9.5萬只,訂單辣椒種植面積1.82萬畝。累計發展“五小”產業11668個,其中小庭院2904個,小家禽6025個,小手工278個,小作坊666個,小買賣1231個,其他564個。扎實推進以花椒為主導產業的馬街鎮產業強鎮建設,完成沙坪萬畝花椒示范基地、下南山萬畝花椒示范基地、北山片萬畝花椒示范基地3個萬畝基地花椒栽植補植改造、提質增效。百畝育苗基地,花椒產業綜合示范園區建設和花椒品牌一條街已完成規劃和設備購置。
今年以來,區農業農村局先后組織企業(合作社)參加了2021廣州國際農產品博覽會、北京“甘味”品牌農產品展示推介活動、2021“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暨“甘味”農產品品牌建設高端論壇、第三屆秦巴山區綠色農業產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六屆全國中蜂產業發展大會暨蜂產品博覽會高峰論壇、2021年青島啤酒節.武都之夜農特產品展銷活動、中國川渝火鍋產業大會暨中國(武都)花椒展示交易會、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第22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第19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2021年隴南茶文化藝術節暨隴南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論壇。部分參展企業斬獲金獎、簽約定單,成果豐碩、業績喜人,擴大了武都農特產品的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加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武都強化生態理念,厚植鄉村生態底色,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今年以來,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134個,對土壤開展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完成受污染耕地嚴格管控類180畝,安全利用類4086.79畝,治理完成100%。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再利用,建立健全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回收廢舊農膜2082.75噸,加工顆粒1306.3噸,地膜回收率81.83%。尾菜產生量5.21萬噸,處理量2.42萬噸,處理率46.4%以上。采用“堆肥發酵還田、發酵床養殖、種養生態循環、沼氣凈化、集中處理”等多種糞污資源化利用方式,確保養殖專業戶、散養農戶養殖糞污實現資源化利用,完善了10家生豬養殖場和3家奶牛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施設備,提升了我區畜禽糞污的治理和利用能力,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量55.49萬噸,利用率達到80.3%。積極引導秸稈飼料化利用生產加工企業、牛羊規模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開展秸稈青貯氨化利用,秸稈飼料化利用11.8萬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6%。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農村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群眾才會感覺到幸福。今年以來,武都區持續推進以“三大革命”“六項行動”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風貌革命”,努力提升村容村貌。2021年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農村戶廁建設任務15000座,涉及31個鄉鎮122個村。統籌整合項目資金3760.24萬元,集中開展通社道路硬化、美麗村組示范路、村內及環境綜合整治、古民居改造提升、橋涵建設、集體經濟發展、橄欖園灌溉、人飲工程維修、河堤和排水渠修建、管網鋪設等,完成了裕河鎮陽壩村、魚龍鎮寧家山村、楓相鄉張家院等3個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和琵琶鎮張壩村、洛塘鎮溝底村、郭河鎮營寨村、桔柑鎮賀家坪村、漢林鎮三家地村、馬街鎮沙坪村、安化鎮大鹿院村、柏林鎮袁家壩村、池壩鄉孟家莊村、馬營鎮陳塄坎村等10個市縣級示范村創建任務。先后配備了兩輪架子車200輛、三輪車16輛、太陽能路燈1586盞,指導鄉村成立了農村環境衛生隊伍建設,明確了衛生清掃、垃圾清理、綠化管護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的范圍和責任,確保能掃得凈、看得住、管得好,確保后續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為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成效最大限度惠及群眾奠定了良好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