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2月26日,位于宕昌縣木耳鄉馬蓮村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里,春意盎然,暖意融融。 菌棒排列,恣意綻放,菇味飄香,牛鈴搖春光……一首首歡快的春耕生產交響曲在田間地頭奏響。
“中央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支持三農,今年對產業振興又有新的支持。作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專業村,鄉代表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優化公共、金融、技術服務,持之以恒引領群眾念好木耳經、興菌業、發菇財。”木耳鄉人大主席王潔妮說。
百花爭艷,打好特色產業“組合拳”。
近年來,宕昌縣人大常委會因地制宜,在實現代表“家”“站”全覆蓋的基礎上,建好更多具有隴南特色、縣域特色、鄉鎮特色、村級特色的代表“家”“站”,開展代表“家”“站”評比活動,使特色代表“家”“站”百花爭艷。木耳鄉馬蓮村村辦合作社發展食用菌產業,現有33座大棚種植木耳,帶動農戶99戶456人。去年11月份,鄉人大在合作社院內打造80m2 “代表家站直播間”,將附近5村17名代表吸納進村辦合作社,由代表帶領村民發展產業,參與合作社運營,使代表與群眾關系更實在,代表之家作用發揮更明顯。在外出務工人口多的扎字山等村設立“人大代表網上聯絡站”,便于外出村民及時與代表聯系,尤其在疫情期間“人大代表網上聯絡站”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實“五級人大代表進站”“民主議政日”“代表幫你忙”“代表有約”等工作品牌,有效發揮“宣傳站、民意窗、連心橋、監督崗、大課堂”的功能作用。結合“崗位大練兵 業務大比武活動”,開展“現場點評,看看人大代表家站哪家強活動”,通過活動整改問題,對標先進,完善代表“家”“站”。
強化培訓,鞏固代表履職能力。“代表機關”的建設,提高代表履職能力是基礎。宕昌人大把加強代表思想政治作風建設、提高代表履職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完善代表學習培訓規劃,突出培訓系統性、針對性。縣第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剛剛閉幕就對195名縣人大代表進行了履職培訓,學習《憲法》知識以及縣十七次黨代會工作報告,深刻認識未來五年全縣發展目標,增強了代表履職的針對性、有效性、前瞻性。《宕昌縣人大常委會202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指出,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升代表履職能力”為主題開展,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代表培訓,不斷提高代表依法履職水平。
密切聯系,堅持好“兩聯系”制度。“代表機關”建設,就是要充分發揮代表在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匯集民智、紓解民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去年以來,縣人大常委會不斷擴大代表參與全縣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邀請36名市縣人大代表列席了常委會會議,組織43名市縣人大代表參加了常委會履職活動,邀請鄉鎮人大主席98人(次)列席常委會會議。邀請35名公民旁聽了人代會和常委會會議,擴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開展代表見面日活動46次,開展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102次,參與代表457人次,以傾聽群眾心聲,回應民生關切為宗旨,及時了解掌握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切實推動解決人民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難題,全年共交辦督辦代表建議110件。
完善制度,保障好代表履職實效。加強“代表機關”建設,需要不斷建立完善各項制度。宕昌人大積極推進人大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在各項制度制定過程中,從法律法規和地方條例、上級文件要求和制度實踐入手,結合工作實際和現實需要科學制定各項標準。今年1月初,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宕昌縣人大常委會2022年工作要點》,并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縣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就講宗旨、有情懷,建實、建好代表機關,進一步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進行了具體安排,有效激發了代表履職盡責的熱情。廣大人大代表紛紛表示將繼續以主人翁的姿態,奮發有為,干事創業,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建功立業,切實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宕昌作出新的貢獻。
宕昌縣委宣傳部 劉國慶 齊俊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